挑大梁,当好压舱石顶梁柱 ——科学编制好广东“十五五”规划⑤

南方评论 2025-11-21 07:41

文 | 南方日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广东要体现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全省上下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以编制一个好规划为抓手,认真谋划、扎实推进“十五五”发展,坚定不移挑好大梁、全面推进强省建设,在重点领域、重要赛道发力突破,为全国探索更多新鲜经验、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经济发展,都点到广东等经济大省,并强调:“你们不扛这个大梁,国家现代化是无法实现的。你们举足轻重,不可替代。”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经济大省是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这不仅指经济块头大,更意味着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肩负的责任大。广东是经济大省和发达地区,我们更要深切体悟总书记对广东挑大梁的殷切期望,知责于心、履责于行,坚定不移挑好大梁。

挑大梁,要有敢挑的担当,立“舍我其谁”之志,激扬“走在前列”昂扬状态。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需要大省挑大梁。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经济总量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不仅是经济第一大省,还是人口第一大省、制造业大省、科技创新大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挑大梁是国家所需、使命所系、责任所在。在编制广东“十五五”规划时体现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要看清时代坐标与大局大势,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准自我定位,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拿出强烈担当,不待扬鞭自奋蹄,坚定自觉挑好大梁。

挑大梁,要有能挑的底气,锻造堪当重任“铁肩膀”,澎湃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前四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2万亿、13万亿、14万亿台阶;进出口总额连续39年位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十四五”期间,广东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了广东应有的贡献。展望“十五五”,广东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继续向上突围,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更好发挥挑大梁作用。在编制广东“十五五”规划时体现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要深入分析省情市情县情,着眼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增强自身本领,提升担当之能,有力有效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挑大梁,要有善挑的智慧,抓住关键重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善作善成。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前进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挑大梁不仅要有知难担难、知重负重的坚决行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探索实践,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还要掌握“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成事之道。在编制广东“十五五”规划时体现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要坚持抓当前与谋长远相结合、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围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海洋强省建设等事关广东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集中优势兵力、实现重点突破,用科学方法谋实招求实效,提升担当之效,确保大梁挑得稳、挑得好。

南粤儿女心向党,改革开放走在前。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自觉扛起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深入谋划推进广东“十五五”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主动研究解答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课题,勇挑大梁、能挑大梁、善挑大梁,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更大突破,以新的业绩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更好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编辑 古嘉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