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南庄中学优秀学子分享学习经验

佛山大课堂 2025-07-17 10:41

今年的中考落下帷幕,那些为梦想挥洒汗水的日子,那些摸索出的宝贵经验,熠熠生辉。7月16日佛山中考成绩出炉后,佛山市禅城区南庄中学多位优秀学子,应邀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心得,希望这些宝贵经验为学弟学妹们照亮前行的路。

黄安荞:提高课堂效率是成功基石

912班的黄安荞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说,学习之路虽艰辛,但坚持到底的人终将收获成长。愿大家以毅力为舟,以恒心为桨,在未来继续创造佳绩,也祝愿母校桃李满园,再创辉煌!

黄安荞特别看重课堂效率,她一直认为,课堂是获取知识的核心阵地。她给出的建议是,要做到保持专注,实时记录重点内容,对易错知识点可轻声跟读强化记忆;课堂上还要建立科学的笔记体系,用不同颜色标注知识类型如红色标重点、黄色标易错点,避免盲目记录;还要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她认为,在考试中掌握审题技巧至关重要。以政治学科为例,要明确题目考查方向,在题目上圈画出关键词,如题干出现“哪些”需注意多选可能,并通过题型归类训练,形成解题思维模板。

最后,一定要重视考后分析与总结,她自己总结出了“三步复盘法”,要独立重做错题,标注无法自解的题目,针对疑难问题重点听讲或请教老师,按专题整理错题本。

招玥希:课堂是主阵地,反思是进步阶梯

“课堂,绝对是学习的主阵地,这一点我深信不疑。”913班的招玥希同学开门见山。她坦言,刚进入初三时,大家似乎都有些“慢热”,课堂参与度不高。但当大家逐渐熟悉起来,开始主动提问、积极回答时,课堂便活跃起来。

“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思维在碰撞,知识在流动,这样上课犯困的情况会少得多,学习效率自然就高了。”招玥希说,好的氛围需要师生共同营造,学生更应主动出击,紧跟老师思路,切忌沉默是金。

除了课堂效率,招玥希还分享了“自我反省和总结”这一法宝。初三下学期,频繁的模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两次考试间隔仅两周,让人喘不过气。班主任詹老师要求大家每次考试后都进行总结,起初招玥希觉得繁琐,但坚持下来后,她发现这不仅帮助自己平静下来,更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比如,哪道题是因为知识点没掌握,哪道是粗心大意,哪道是思路不对……逐一分析,然后针对性地改进。”她提到,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总结,让她在一次次模考中稳步提升,最终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她由衷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栽培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一站到底”知识竞赛、校运会、心理辅导等,这些都让她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感受到了成长的快乐和学校的温暖。

刘梓锋:学科有强弱攻防有策略

“面对学习,尤其是初三,我们总会遇到强弱项分明的科目。”912班的刘梓锋同学分享了他的“攻防策略”。他坦诚,自己曾经最怕政治和历史,因为需要背诵的内容实在太多,感觉无从下手。“但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要学会迎难而上。”

为了提高政治成绩,他主动和几位同学约好,利用课余时间去找老师背书、画思维导图、做专项练习,并在课堂上更加投入地听讲。日积月累,记在脑中的知识点越来越多,答题的语言也丰富了,思路更清晰了,政治成绩也从徘徊在80分左右稳定到了90分以上。历史则不同,他选择多问问题,学会解题思路,“选择题一有问题就去问老师,每次大考后主动找老师反思大题,总结思路和做法”,最终历史也稳定在了90分以上。

对于优势科目,刘梓锋则强调“精益求精”。“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擅长就掉以轻心,一定要追求更高,甚至挑战满分。”他相信,这种对完美的追求,能让自己在优势科目上更上一层楼。他还强调了班级浓厚学习氛围的重要性,无论是低谷时的互相鼓励,还是成功时的共同喜悦,都让学习之路不再孤单。

周佳琳:摸索碎片化又可视化的复习方法

“细节决定成败,这在备考阶段体现得尤为明显。”913班的周佳琳同学分享了她复习阶段的两大核心:回顾细节知识和复习书本知识。她认为,考前一到两个月,就要开始着手梳理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知识点。

“我有个小方法,就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反复折叠,然后按照科目,将不熟悉的知识点分类记录下来。”比如,老师课堂上讲到的但自己没完全掌握的,先简要记录,课后不断复习巩固。这种“碎片化”又“可视化”的复习方式,亲测有效。

同时,周佳琳也强调回归课本的重要性。“考试的出题都以课本知识为纲,所以对课本的复习是重中之重。”她建议考前一两个月就要开始翻看原先的课本,进行多轮复习,并留意那些细小的知识点,因为它们往往是考试中的“陷阱”。

除了学习本身,周佳琳还特别关注生活状态对学习的影响。“睡眠质量直接影响上课状态,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很容易走神,落下学习进度。”她推荐困倦时可以尝试擦风油精、喝点咖啡或茶,甚至主动站到教室后面清醒一下。此外,“适当的体育运动能让思维更活跃”,学校组织的体育锻炼一定要积极参加。她还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外界资源,比如主动向老师请教,并“强烈推荐”利用节假日和周末,和同学相约去图书馆自习,感受那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自律性和效率。

朱震:“笨”方法坚持下来效果惊人

“备考其实有很多‘笨’方法,但坚持下来,效果惊人。”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912班同学朱震分享了三个他认为最实用的备考经验。

首先是“紧跟老师的节奏”。他认为,老师讲课的思路是连贯的,错过关键点,后面的内容可能就难以理解了。“眼睛要始终跟着老师转,积极互动,别怕提问。”他把课堂笔记也视为重要一环,建议用不同颜色标注重点,如红色记必考点,蓝色记易错点,复习时一目了然,效率倍增。

其次是“坚持运动”。朱震认为,学习不是死读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每天保持适量运动,住宿生可以早起十分钟跑步,走读生可以利用下午时间。这不仅能减轻久坐的疲劳,还能养成自律的习惯。”他补充说,运动不一定要剧烈,课间去走廊伸个懒腰,放学走路回家,都是放松的好方法。考前一个月更要规律作息,他坚持晚上11点前睡,早上6点半起,白天从不犯困。

最后是“错题收集”。“错题本不是摆设,要用起来。”朱震的错题本分三栏:题目、错误原因和正确解法。他说:“每次考试前重点看错误原因栏,避免重复踩坑。”整理错题要“趁热打铁”,当天错的题当天整理,拖久了连当时怎么错的都忘了。他还提醒,整理不能只抄题,“数学要写清解题思路,英语要标出语法点,语文要分析答题套路。”

“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那些一起熬夜、赶作业、分享快乐的时光,都成了初中三年最珍贵的回忆!”他鼓励大家:“备考每天进步一点点,到了真正考试时才会更加从容有余。记住,坚持才是最大的秘诀!”

黄恒玟:既紧跟节奏又懂得调整步伐

“学习就像一场马拉松,既要紧跟节奏,也要懂得调整步伐。”913班的黄恒玟同学分享了他的学习感悟。

他首先谈到“上课”这个环节:“我们要紧跟老师步伐。课前可以提前预习,把不懂的地方标记下来,这样课堂上就能更高效地解决疑问。”课堂上则要“认真听课,跟紧老师的节奏,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提高课堂效率。”课后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找老师请教,并通过刷题巩固刚学的知识点。

其次,黄恒玟特别看重“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在备考阶段的重要性。“要学会利用好时间,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比如,零碎的时间可以用来刷几道小题、记忆知识点、积累错题;完整的时间则适合做一道大题,或者去找老师问问题、解决疑惑。

他还建议做好备考计划,“有目标地去备考,效率会更高。”他还特别强调了“课后的总结反思”。“初三有很多模考,考后一定要及时分析总结。”分析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如何改正;哪些地方做得好,可以继续保持。要及时分析错题,改正并复习。“可以去找老师分析试卷,这样能更全面地找到错因,更好地改正,提高成绩。”

南庄中学优秀学子们的经验,各有侧重,但都指向共同的方向:勤奋、方法、坚持与反思,他们希望师弟师妹们能从中汲取力量,找到适合自己的航道,驶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采写:南方+记者 阎锋

编辑 杨晖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