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开展建筑工地环境卫生整治,严防蚊媒传染病传播

作者 黄剑琴 2025-07-21 16:13

7月21日,记者从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日前,该局发布了《关于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建筑工地环境卫生整治的通知》,为降低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风险,将在全市房屋市政工程建筑工地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各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各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及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均需严格落实相关要求。

此次整治工作明确了三大核心任务。其一,每月组织各建筑工地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号召人人动手、全民参与,通过翻盆倒罐清积水、填平洼坑、疏通沟渠、及时清理积存垃圾、清除卫生死角等措施,铲除蚊媒孳生环境并杀灭成蚊。针对容易形成孳生地的环境,需开展雨后巡查清理;对蚊媒密度较高的区域,则增加消杀频次,以有效降低蚊媒密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其二,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基孔肯雅热、登革热防治知识,动员全体人员积极参与“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活动,提高大家的防蚊灭蚊参与度,同时引导群众在出现登革热疑似症状时及早主动就医。其三,及时整理收集卫生整治、宣传动员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并做好整治工作总结。

通知还同步转发了《基孔肯雅热简介》和《常见伊蚊孳生地类型及处置指引》,为整治工作提供专业指导。

据《基孔肯雅热简介》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与登革热、寨卡病毒传播途径相似。其潜伏期为1—12天,通常37天,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等,急性症状一般持续57天,关节痛常表现为游走性,可累及多个关节,且可能持续数天或数月,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并发症。目前该病无疫苗或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的关节痛更剧烈和持久,皮疹常在早期出现,而登革热皮疹多在热退时或之后出现。

《常见伊蚊孳生地类型及处置指引》则详细列出了十大类孳生地的处置方法,涵盖翻盆倒罐清除闲置积水、严密管理饮用水容器并定期清洗、规范种养水生植物、处理市政管网管道井、管理废轮胎、治理竹筒树洞、处理建筑物凹陷积水及地下车库排水沟和集水井、管理其他无法清除的积水,以及定期修剪灌木丛和树木等,为精准清除伊蚊孳生环境提供了具体操作指南。

南方+记者 黄剑琴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林伟杰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