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大道|从北郊夜市搬迁,我们看到了什么

作者 董有逸 2025-09-04 19:40

01:41

(火爆!江门北郊夜市搬迁首日,来听街坊怎么说,时长共1分41秒)

火爆!江门北郊夜市搬迁首日,来听街坊怎么说

近日,江门市蓬江区环市街道北郊夜市整体搬迁至摩创园夜市的消息持续刷屏。据统计,自试运营一个月以来,新夜市日均吸引客流超过6000人次,成为侨乡夜间经济的“新地标”。

曾经扰民不止、投诉不断的流动摊贩聚集区,摇身变为秩序井然、人气火爆的“网红夜市”,本质上是城市治理效能与民生发展需求的双赢,体现了一座城市在发展中对“人”的关切与尊重。在这个过程中,起码有三层治理逻辑值得关注。

首先是“堵”与“疏”的智慧,兼顾了就业与消费。长期以来,流动摊贩治理是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北郊夜市正是这一矛盾的典型缩影,仅今年前7个多月投诉量就高达1263宗,治理一度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的循环僵局。

而此次搬迁,让我们看到了“疏堵结合”的治理智慧。当地没有简单地取缔摊贩,而是通过前期细致调研、多方座谈、实地选点,最终在摩创园划定专门区域,引导摊贩集中规范经营。这一做法既保留了城市“烟火气”,保障了灵活就业群体的生计,又通过集中管理,有效化解了环境卫生、交通拥堵等城市乱象。

摩创园夜市日均吸引客流超过6000人次。 南方+ 董有逸 拍摄

摩创园夜市日均吸引客流超过6000人次。  南方+ 董有逸 拍摄

而摩创园夜市开业后的火爆人气也证明,市民对规范有序、体验丰富的夜间消费场景有着强烈需求。从“脏乱差”的马路市场到“整洁美”的网红夜市,“疏”的背后是对市民消费需求与摊贩就业需求的双重尊重,是城市治理中难得的多赢局面。

其次是发展与安全并重,让民意成为决策核心。夜市虽小,却牵动多方利益。如何既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又保障安全、环保、交通等民生底线?此次搬迁过程中,蓬江区委始终将民意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体现出发展与安全并重的治理导向。

例如,在选址阶段,环市街道赴佛山南海昆岗夜市、东莞东城鸿福夜市调研“取经”,借鉴成熟经验推进安置点建设,并组织摊贩代表实地考察多个备选场地;在安置过程中,成立专项工作组逐户沟通,化解抵触情绪;在管理机制上,建立摊贩公约、实施准入退出机制,推动共建共治……

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有效凝聚了社会共识。更重要的是,新夜市将安全与环保置于突出位置。从“垃圾不落地、油烟不上天、体验不打折”三项标准,到食品安全、燃气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四位一体”的安全体系建设,再到智慧监控、专业保洁、应急管理等配套措施,凸显出治理者不再满足于“一时热闹”,而是致力于构建长期可持续、安全可靠的夜市生态。

可以说,民意导向、安全优先,正是摩创园夜市走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困境的关键,并让夜市经济真正成为城市品质功能的组成部分,而非负担。

最后是善用流量工具破题,旧厂区也能“翻红”。北郊夜市的搬迁,不仅解决了一个治理难题,更激活了一片沉寂空间。新夜市所在的摩创园作为江门工业遗存转型项目,此番借助夜市经济成功“翻红”,恰恰体现了“流量入口”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作用。

新夜市秩序井然,吸引了不少市民打卡。 南方+ 董有逸 拍摄

新夜市秩序井然,吸引了不少市民打卡。  南方+ 董有逸 拍摄

众所周知,夜市自带人流、关注度和消费动能,是天然的流量引擎。蓬江区敏锐把握这一特点,将夜市搬迁与低效工业用地盘活相结合,推动摩创园从单一生产空间转向“工业风+市井气”融合的复合功能区。

更值得期待的是,以摩创园夜市为破局点,更系统的城市空间谋划正在路上。未来,这个片区将以“空间筑基—管理提质—文化赋魂—产业延链”为脉络,探索阶梯式迭代升级的发展路径——

1.0版本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北郊片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城市管理难题;进入2.0阶段,当地将对摩创园夜市实施精细化运营,转变为更有秩序、更具商业价值的消费场景;3.0版本注入五邑文化基因,让夜市从单纯消费场所升级为兼具社交属性与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4.0版本将依托“工业基因+市井活力”的独特基底,推动摩创园夜市实现从“消费场景”到“产业生态”的质变跃升……

显而易见,摩创园夜市的发展潜力并不止于吃喝购物,而是可以作为一个“触媒”,带动文创、旅游、制造等产业联动发展,打造可持续的业态组合与城市IP,成为蓬江乃至江门商业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从“火爆”夜市到全新的城市空间,摩创园未来还能给人们带来哪些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员:董有逸

编辑 李衡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