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暑假,云浮校园里传来欢笑声,荔枝林间架起直播设备,乡村课堂上孩子们的笑声格外清亮。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号召下,佛山大学、肇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带着知识与热情走进乡村,用义教、红色思政、数字助农的方式,为这个夏天留下了一串串温暖的足迹。
佛大实践队:
山村小学里的多彩课堂
云浮市新兴县稔村镇白土小学的暑假,因佛山大学“红心向乡”实践队的到来变得格外热闹。16名队员在晨曦中抵达这座偏远山村小学,用五天时间开展公益夏令营。面对大多由祖辈照料的留守儿童,他们带来了国防安全、急救知识、普法教育等课程:孩子们跟着学急救法,听佛山本土科学家的励志故事,在案例教学中懂法知法,还在校园霸凌防治课上学会做“友善的守护者”。
过程中,实践队队长提前与当地团委沟通课程细节,确保内容贴合孩子需求;活动后,孩子们反馈夏令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活动。队员们感慨,这段经历不仅是给乡村孩子带去知识,更是自己“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修行。
肇院突击队:
指尖传承红色基因
同一时期,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罗城教育服务突击队与罗定市罗城街道石围社区合作,开展“红色精神义教行”送课下乡夏令营活动。突击队创新采用“红色理论+实践课程”模式,40余名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思政力量。
思政课上,海娃的爱国故事、陈祥榕烈士的奉献事迹、袁隆平院士的坚守经历,被队员们讲得生动感人;文化课堂上,解析国旗意义、探讨“文物回家”、齐唱军歌,孩子们在歌声与动画里触摸文化根脉。
手工课更成了红色教育的生动载体,扭扭棒创意课上,孩子们制作立体五角星;黏土创作课上,塑造熊猫作品培育文化认同感;“鱼跃龙门”绘画课上,以典故激励追梦;纸杯创意工坊中,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与灿烂的笑容,感动了所有参与人。
广财实践团:
荔枝林间的直播助农
郁南县宝珠镇的荔枝林里,广东财经大学“潮玩果集”实践团的直播声此起彼伏。学生主播走进荔枝林,推出从荔枝节现场、果园采摘到文化馆陈列、打包间分拣的主题直播,向观众展示荔枝的新鲜与美味,强调“48小时从枝头到舌尖”的时效保障。五场直播累计吸引5000人次观看,互动点赞超5万次。
实践团还搭建“庞寨黑叶荔枝(广财版)”助农社群,积极晒图,三天就卖出210斤荔枝。团队成员表示,未来将继续用数字技术与创意,把宝珠土特产推向更广阔市场,以青春担当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如今新学期已至,暑假里的那些温暖场景仍在延续。从知识传递到精神培育,再到产业赋能,三所高校的青年学子,用不同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也让这个夏天,成为他们与乡村共同成长的珍贵记忆,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了自我成长,成为乡村振兴路上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
南方+记者 崔洪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