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东莞理工学院(下称“莞工”)举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推进会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研讨会。莞工携手近100家企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行业专家等,聚焦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以“深耕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产学研协同培养卓越工程师”为主题,总结展示了学校产教联合培养行动的阶段性成果,吹响了全面深化推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号角,并围绕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规划开展了深入研讨。
活动上,东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姚家庆为推进会致辞。他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卓越工程师培养,将其纳入人才强市战略整体布局,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通过统筹两大试点专项、资源整合叠加、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校企精准对接、联动港澳优势资源等举措,不断推动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工作走深走实。“希望学校以深度参与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为契机,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师资水平,建强工作队伍,打造高水平课程,在‘申博’‘更大’等工作当中取得新突破。”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作《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莞工范式”》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思路和成果成效。他指出,学校将再发力、再深化,以更高阶的培养模式、更智慧的教学资源、更超越的产教平台,形成更显著的教育成果,更深度赋能区域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打造更具标杆引领作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向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迈进。
在全体参会人员的见证下,莞工与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签署《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东莞)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协议》。双方将通过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探索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打造国内领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工程技术创新高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枢纽,为东莞、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广东省教育厅在东莞理工学院等六所高校启动了省级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学校将用2-3年时间,聚焦高素质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目标,打造理念创新、技术先进、资源丰富、机制完备、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性未来学习中心。
活动现场,学校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深圳蜂巢工软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为学校捐资助学,金额超400万元。现场还为新增的16个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基地、2个共建平台、7个教授企业工作站和6个工程师高校工作室授牌,并为现代产业学院新任院长颁发聘任证书,对优秀产业导师进行了表彰。
接下来,莞工将以“为国育才,驱动未来”为使命,以“打造标杆,引领湾区”为目标,通过厚植家国情怀,贯通本研培养,数智赋能教学,推动平台跃升,打造金师队伍,完善质效闭环等行动,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湾区特色、莞工标识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打造工程教育智能化与个性化深度融合的未来学习中心示范标杆,成为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核心引擎。
撰文:李玲 王慧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