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树文明新风,“好心文化”浸润“好心之城”

南方农村报  2025-07-11 18:46

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屡见不鲜,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渐成历史,扶危助困的凡人善举常在身边,16个村镇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在茂名,文明新风徐徐吹来,浸润心田、润泽城乡。在5月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茂名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乡风淳,茂名以文明之美塑乡村之魂。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乡风淳,茂名以文明之美塑乡村之魂。

创文如何能真正“创”到群众心坎上?7月11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在会上发言,“揭秘”了茂名实现从“面子”到“里子”转变的关键。

强阵地,文明实践“走心”又“走新”。茂名创设“柏桥讲堂”,创建“理响荔乡”等百姓宣讲品牌,引领干部群众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的人民情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举办“柏桥讲堂”。

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举办“柏桥讲堂”。

树新风,“小行动”撬动文明“大转型”。通过倡树“红包撕角返还”“有喜事来种树”“植树过年例”等文明新风,茂名改变了重宴席轻文化的铺张浪费之风,全市5个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被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推广。“荔枝妈妈”林常珍等一批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的“致富带头人”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精气神,高州根子镇、彭村村等16个村镇成为全国文明村镇。

重涵养,“好心文化”蔚然成风。打造《谯国夫人》《好心宝宝》等影视作品,在大街小巷植入“好心为民”元素,建成38家“好心书吧”、118个“好心广场”,使“好心为民”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刘名芳、林志军等一大批中国好人、广东好人、道德模范不断涌现,共同托举起向上向善的“好心之城”。

惠民生,文明建设让幸福加码。完成582个小区系统性改造、978个小区“微改造”,留住了老工业城市的深沉记忆。争取增发国债6亿元,改造中心城区排水管网25公里,排涝能力由3年一遇提升到30年一遇。推行“五老+自治”管理机制,1149个无物业小区全部实现有效管理。聚焦“出行难”,完成130条城市道路改造提升,打通40条“断头路”,畅通了群众“心路”;聚焦市场“脏乱差”,升级改造16家农贸市场,“菜篮子”拎出幸福感;聚焦“育苗难”,出台二十项“硬措施”,涵盖校园安全、家庭教育、社会组织多个维度,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聚合力,实现文明创建“全民总动员”。茂名推动社区退休老干部、学生家长、个体工商户、“好心管家”等13类群体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为社区孵化了一支“带不走”的志愿队伍。全市注册志愿者突破135万,平均每5人就有1位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超8000个,年均开展志愿活动16万场次。


南方农村报记者 林伊晴



编辑 谢晓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