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民生,健康最大。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也是现代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面对全市413万人民的殷切期待,肇庆用真金白银兑现民生承诺,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问题,逐步实现“病有所医、病有良医”,推动医疗服务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
“十四五”以来,肇庆累计投入181.25亿元建设医疗卫生项目,40个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022年以来,全市新增1家“三甲”医院、3家三级医院;2022年肇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获全省第一名,县域内住院率提高到86%。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在2025年全市卫健大会上,肇庆全面吹响“更健康的肇庆,更幸福的肇庆”的奋斗号角,提出四个“更好”:
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更好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和运行机制;更好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落到实处,就是围绕“建高地、强基层、补短板”,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软硬件设施如何提档升级?以项目带动,进一步科学谋划和合理均衡布局医疗资源,推动在建重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推进卫生健康领域设备设施迭代升级。
优质医疗资源如何扩容提质?打造更多高水平医院,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把创甲评级工作作为全力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构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的重要抓手。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如何提升?推进卫生健康“百千万工程”,坚持“县级强,镇级活,村级稳”的一体化发展理念,进一步丰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内涵。
中医药如何传承创新发展?着眼于完善管理体制、医保政策、人才评聘激励、中药审评审批机制,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产业建设。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肇庆正以百姓需求为导向,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政策保障,确保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工作谋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力争到2030年,全市至少新增2家三甲医院,90%的疾病能在县域内解决,主要健康指标和卫生健康发展水平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未来,肇庆将把“健康”真正融入城市建设、运行的所有方面,让市民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更多阅读
南方+记者 施亮 刘亮
通讯员 叶剑如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