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重庆连续超越数月之后,上海重返全国消费第一大市。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上海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2.11亿元,重庆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03.63亿元。
上海商品零售额与餐饮收入同比增速(2024年至今)。图源: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商品零售额与餐饮收入同比增速(2024年至今)。图源:上海市统计局
今年1-2月、一季度、1-4月,重庆社零总额均高于上海同期,分别高出54.43亿元、146.87亿元及29.97亿元。再至1-5月,上海社零总额高于重庆同期68.48亿元,但其同比增长为1.4%,低于重庆的4.7%。同期,全国社零总额20.32万亿元,同比增长5.0%。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上海社零累计增速时隔一年首次由负转正。据上海市统计局,2024年1-4月上海社零总额较同期下降1.3%;2024年,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40.1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1%。2025年1-3月,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7.45亿元,同比下降1.1%;1-4月,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5.46亿元,同比下降0.3%。
据上海市统计局,分行业看,2024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6516.6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23.53亿元,下降5.4%。按消费类型分,2025年1-3月,商品零售额3559.85亿元,同比下降0.8%;餐费收入497.60亿元,下降3.4%。1-4月,商品零售额4690.70亿元,同比增长0.1%;餐费收入664.76亿元,下降3.1%。商品零售额6036.18亿元,同比增长1.9%;餐费收入835.93亿元,下降2.5%。也就是说,餐饮行业遭受冲击较大。
自2018年社消零总额超过北京后,上海连续七年坐稳“消费第一城”位置。今年1-2月、一季度、1-4月,上海社消零总额被重庆反超,引发舆论关注。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受访时指出,重庆社零总额能够超过上海,得益于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近期刺激消费政策对中低收入家庭更具吸引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伯超撰文分析,传统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主要衡量一个地区的实物消费情况,服务消费部分仅衡量餐饮服务消费情况,已无法完整诠释城市消费市场活力。中国消费市场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居民消费正在从商品消费为主,转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
今年5月21日,《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布,提出“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服务消费提质升级、大宗消费更新、新型消费培育、消费环境提升”等六大行动,以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切实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此前两个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南方+记者 张晋 朱红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