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向着“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奋力冲刺的关键之年。近年来,遂溪聚焦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风貌提升、改革创新、社会力量动员“五大行动”,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奏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奋进强音。
从高空俯瞰,遂溪朝气蓬勃。罗锦屏 摄
从高空俯瞰,遂溪朝气蓬勃。罗锦屏 摄
完成前两批4个典型镇、25个典型村培育
完成前两个阶段16条总长269.3公里示范带建设
改造提升农房超3500栋
全县农村户厕普及率98.68%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00%
……
聚焦城乡风貌焕然一新
遂溪坚持示范引领、典型带动策略
持续激发镇村发展动力
镇村建设成效显著
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乡镇,是联城带村、激活全域的关键节点。遂溪实施梯次培育计划。前两批4个典型镇提质增效、全部通过省级认定。遂溪正加快第三批4个典型镇建设,逐步加速镇域经济空间重构。
杨柑镇足球小镇。
杨柑镇足球小镇。
各个典型镇特色鲜明:岭北镇与岭北园区“镇园”联动效应更加明显,工业专业镇活力充分彰显;北坡镇正打造县域副中心,中心镇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杨柑镇推动足球文化与典型镇培育有机结合,打造“阿柑狮”IP形象,举办“村超”赛事品牌,带动人流商流集聚;洋青镇将美丽河道和生态小公园连线打造,赋予农业专业镇绿美底色。
洋青镇美丽河道。
洋青镇美丽河道。
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强化与建筑业央企共建,同步创新“带章现场办公”“县直单位组团助力”等模式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打造一批标志性项目。
多元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如岭北镇制作项目“1690”作战图,建立纵贯县镇村、横贯党干群的结对共建机制,用3个月时间完成“七个一”建设;北坡镇发动社会贤达投资超3000万元;界炮镇创新实施“村级自筹1+镇级奖补3”模式,撬动超1.1亿元参与建设。
产业业态不断丰富,岭北镇的省级健康食品特色园区成效明显,杨柑镇率先实现整镇运营,洋青镇围绕 “硒式文旅+长寿农业” 打造富硒拳头产业。
附城镇官湖村全貌。
附城镇官湖村全貌。
在典型村建设方面,前两批25个典型村建设完成,第三批46条典型村建设加力推进,风貌提升、产业融合与生态治理成效显著。通过县领导挂点到村、县直单位结对共建等方式,乡村“颜值”不断刷新,油河塘村体育公园、陈家村文化中心和农民休闲公园等公共设施完善,惠及村民。
杨柑镇布政村万亩火龙果产业园。
杨柑镇布政村万亩火龙果产业园。
产业兴旺让村民致富路更宽,新屋村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种植荔枝2600多亩,年产值达3000万元;官湖村“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年纯收入增加20多万元,入选省共同富裕创新实践项目;田增村“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带动核心毛豆种植超8000亩,亩均创收1.2万元;昌洋村发展“水产+文旅”,集体经济年收入15万元以上。
城月镇陈家村农民休闲带。
城月镇陈家村农民休闲带。
乡村治理探索出长效机制,田增村“和事佬”机制、下园尾村“积分超市”、克须村“一领三商”治理模式、陈家村“妯娌调解队”等,让乡村更和谐。克须村、陈家村、油河塘村等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风貌提升连线成片
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荔林中的新屋村风景如画。
荔林中的新屋村风景如画。
遂溪县分阶段、分重点对高铁、高速、国道、省道沿线农房风貌进行整体提升,已完成前两个阶段16条总长269.3公里示范带建设,第三阶段10条总长超131公里农房风貌示范带及沿线环境综合提质全面铺开。
坛基村。
坛基村。
孔子文化城、北部湾农旅产业园等景区周边镇村风貌提升,坛基村知青文化、调丰村东坡文化、新屋村荔枝文化、布政村火龙果文化等特色风貌彰显。“百业并进 多彩遂溪”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新城区、国道及1个典型镇,实现大健康、电商、文旅产业及风貌有机融合。
为推动风貌提升,遂溪强化上下联动,落实相关工作机制,学习先行地区经验,推行“三统一”“四工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建立“公益+微利”动态平衡机制,推动9家建筑业央企、国企以公益形式助力。
强化组团赋能,人社部门联动保险公司为施工人员定制保险,住建部门组织乡村建筑工匠培训,235人持证上岗。
强化群众发动,新屋村用激励积分制让群众主动参与,茅村、榄罗村村民为施工队提供便利。
强化以点带面,新屋村20余天改造农房约130栋,示范带动新屋村至杨柑镇镇区农房风貌示范带整体提升。打造岭北镇调丰村—G207国道—遂溪大道边坡岭段精品示范带,带动党员干部、企业和志愿者3天内种植苗木超4000株。
人居环境有力提升
生态底色更加亮丽
油河塘村。
油河塘村。
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 “先手棋”,遂溪县各战线协同联动,多方力量积极参与。
杨柑镇的中小学生开展 “清洁家园” 实践活动,带动家庭参与,形成 “家校联动护环境” 的氛围;团县委联动大学生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开展志愿服务,清理巷道、垃圾,进行墙绘创作等,改善村庄环境;志愿者群体积极投身环境整治,“党建带群建” 模式带动全县志愿者行动,巾帼志愿队、幼儿园员工等都积极参与;遂城街道联合部队官兵开展 “军民共创 共建家园” 行动,军地协作改善村容村貌;全县干群合力,干部带头,带动群众参与,营造了良好的整治氛围。
近年来,遂溪城乡面貌向干净、整洁、文明、有序转变,构建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16个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实现镇(街)全覆盖,自然村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覆盖率 100%,杨柑镇推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费制并全县逐步推广。
河头镇油河塘村人民公园一角。
河头镇油河塘村人民公园一角。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显著,治理率从2022年的86%跃升至目前100%,覆盖1999个自然村;建有2225座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规模超7.5万吨,服务近95万农村人口。通过高位谋划、多元模式建设、优化治理循环利用、建管并重和拓展资金渠道等方式,确保污水治理长效推进。
洋青镇克须村克俭亭。
洋青镇克须村克俭亭。
绿美生态成色更足,2024年、2025年植树分别超24万株、26万株,超额完成任务,撬动社会资本3600万元投入,完成孔圣山公园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建设。坚持“一带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一院一景色”,建成4条“美丽庭院”示范带、43条特色村、超8200户“美丽庭院”,庭院经济蓬勃发展。此外,还建成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1个省级绿美生态示范点等,19户家庭获评省“美丽庭院”,官湖村获评省“美丽庭院”示范村。
整理:罗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