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惠州两个案例入选全省基层改革典型案例

作者 张国威;乌天宇;林文通 2025-08-27 15:37

近日,广东省委改革办印发通知,向全省推介36个基层改革典型案例,惠州2个案例入选。龙门县守正创新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与惠东县积极破解“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难题推动“撂荒地”变“希望田”入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案例。

为惠州2个全省基层改革典型案例点赞(可多选) 1. 龙门县守正创新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 2. 惠东县积极破解“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难题推动“撂荒地”变 提交


龙门县守正创新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

龙门县是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近年来,龙门县围绕“一健全两完善四探索”七项改革任务,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分批分步稳慎推进全县156个村的宅基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有效实现形式。

针对农村居民点“多、散、乱”的问题,龙门县探索宅基地退出的统一再分配保障机制、地票制保留资格权、外出人员祖宅换新房、整合宅基地资源联合建房、以土地置换落实宅基地资格权等做法,保障农民权益,实现户有所居;探索四种宅基地退出机制及宅基地流转机制、有偿使用制度,有效盘活宅基地资源。全县有效化解6万多宗历史遗留问题,农村乱建房、一户多宅现象得到根本遏制,新建农房风貌管控到位、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

惠东县积极破解“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难题推动“撂荒地”变“希望田”

近年来,惠州惠东县深入探索适合本地撂荒地整治的实践路径。

惠东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撂荒地整治,破解“谁来种”问题——村企合作共建参与,村集体、村民、企业合作共建成立专门企业,进行撂荒耕地流转或提供生产托管服务;引导镇属国企参与耕地集约流转、耕作运营等工作;发动工会认耕认种撂荒地;发动社会力量开展消费帮扶与撂荒地农产品认购。

为解决在撂荒盐碱地“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通过近3年的试种试验,筛选出适合盐碱地种植的“南桂占”等良种;通过优势技术改良撂荒盐碱地,破解地力贫瘠难题。

相关阅读:

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案例,惠东推动“撂荒地”变致富田

南方+记者 张国威 乌天宇 林文通

编辑 南小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