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超级工厂”也是“百货市场”,领益智造这样布局机器人

作者 郜小平 2025-08-12 17:16

8日-12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期间,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主办的“具身智能技术与应用论坛”上,创新中心与领益智造、三维天地、中国电力科学院、百度智能云、哈森股份、浪潮智慧能源、特天集团、奇安信集团、李宁公司等9家公司完成合作伙伴签约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天工2.0人形机器人完成了主持首秀,以流畅的流程把控、生动的交互表现,开启机器人智能主持新阶段。

领益智造是精密功能件、结构件、模组等一站式智能制造服务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机器人领域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执行层核心技术,在人形机器人的机加工结构件、核心零部件、关节等模组、灵巧手零部件及组装、整机组装与应用落地开发方面已都具备订单。

领益智造致力于成为全球TOP 3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定位为“三位一体”的具身智能,第一,专注核心零部件、总成研发设计;第二,打造全方位硬件服务;第三,为机器人提供完备的工业应用场景落地开发。

【对话】

领益智造副总裁、机器人业务负责人杨新宇

领益智造 高级副总裁、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负责人蒋萍琴

机器人量产的前提是标准化

南方+:怎么看待过去10年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经历的发展阶段?当下会是技术拐点吗?

杨新宇:过去10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在运动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上有显著提升,且随着AI 技术进步,正朝着更复杂的决策和任务处理能力迈进。当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快速发展期,在AI大模型等技术推动下,有望迎来重要技术拐点。

2025年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元年,随着软件和硬件的升级变化,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备10万亿市场空间,值得持续布局投入,现在只是开局阶段。

南方+: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量产,最大的挑战在哪些方面?

杨新宇:人形机器人的行业标准还在持续构建中,目前主要以定制产品为主,正向标品化方向发展,走向标品化的时间要看机器人商用化的规模,而量产的前提就是标准化。

领益智造通过“三位一体”的布局来推动具身智能行业加速发展,第一,专注核心零部件、总成研发设计;第二,打造全方位硬件服务;第三,为机器人提供完备的工业应用场景落地开发。

我们将打造全球化、全工艺的零部件加工、组装超级工厂,可提供丝杠、减速器、关节、整机硬件ODM等一站式服务的核心零部件、模组服务,产品矩阵形成“百货市场”,并实现综合降本可达50%以上的系统性、全链路的“瘦身中心”。

南方+:人形机器人在发展中还面临缺数据、泛化能力较弱等问题,该如何克服这些挑战?在科技与产业转化之间,你们是如何跨过成果转化的“天堑”?

蒋萍琴:在科技与产业转化方面,需要具备应用场景的产业链公司加入机器人赛道,从制造者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与人形机器人公司共同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场景应用。

领益智造与机器人公司的合作由来已久。2020年,公司与汉森机器人(Hanson Robotics)合作,参与索薇娅(Sophia)机器人的本体制造。2023年,公司与智元等更多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公司启动合作。2025年,领益与智元组建合资公司,双方初期将主要聚焦工业具身机器人产品研发、生产组装与迭代优化,基于智元机器人系列本体方案二次开发;长期还将同步布局新材料开发、传感器设计与迭代、电池与充/换电技术、散热解决方案等领域,并筹建专属数采中心筹建、构建数据资产等,等等。

公司目前在人形机器人的机加工结构件、核心零部件、关节等模组、灵巧手零部件及组装、整机组装与应用落地开发方面已都具备订单。

南方+:也有部分机器人企业选择自建工厂,自建工厂会成为趋势吗?

蒋萍琴: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参与机器人零部件制造和整机组装,具备成熟的工艺沉淀与精密制造能力、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灵活的供应链响应能力、快速的规模化量产能力等优势,长期积累的制造经验可以迁移至机器人领域。

杨新宇:在工艺沉淀与制造能力方面,基于领益智造多年来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积累,领益智造掌握了从材料开发到多种工艺制程复合的能力,可为机器人客户打造全球化、全工艺的零部件加工、组装“超级工厂”,可以提供丝杠、减速器、关节、整机硬件ODM等一站式服务的核心零部件、模组服务。各类工艺下的产品矩阵形成了“百货市场”,供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灵活选择。此外,公司可以实现综合降本达50%以上的系统性、全链路的“瘦身中心”。

蒋萍琴:机器人品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算法、软件、核心技术研发,而如领益智造等制造环节的公司,可以集中资源聚焦硬件研发,加速产品迭代,将成熟行业的“规模化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供应链经验” 赋能给机器人行业,使整个行业快速跨越量产门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南方+记者   郜小平


编辑 刘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