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啤酒“期中考”偏科,白酒业务为何迟迟未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冷眼看财报

作者 黄晓韵 2025-08-25 10:33

近日,华润啤酒披露中期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华润啤酒实现营业额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3%至57.89亿元。这是华润啤酒“侯孝海时代”最后一份成绩单,也是一份“偏科”的成绩单。

啤酒向上,白酒向下

报告期内,华润啤酒实现啤酒销量约648.7万千升,同比上升2.2%,高端啤酒产品持续发力,次高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实现中至高单位数增长,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

其中,“喜力”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销量仍突破两成增长,“老雪”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红爵”销量比去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

与啤酒业务形成对比的是,华润啤酒白酒业务营业额仅为7.81亿元,其中“摘要”贡献白酒业务营业额接近八成;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1.52亿元,上年同期盈利为4800万元。

市场数据显示,“摘要”产品目前面临价格倒挂,品牌势能与市场地位不符的困境。

华润啤酒在财报中表示,未来将集中发展“摘要”“金沙”和光瓶酒产品,推动宴席等场所消费,并通过啤酒业务已建立的渠道网路,积极增加中档和光瓶酒产品覆盖和销售,致力争取下半年销售有所提升。

白+啤还是一步好棋吗?

按照刚刚离任华润啤酒董事长侯孝海的规划,白酒被视为华润啤酒的“第二增长曲线”。侯孝海曾表示:“白酒是华润消费板块最后一块拼图,要用啤酒渠道赋能白酒全国化。”

但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明,自2022年豪掷超百亿元收购金沙酒业以来,华润系的白酒雄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现实拷问。

6月27日,华润啤酒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主席侯孝海自即日起正式卸任。公告显示,侯孝海因有意投入更多时间于个人安排而决定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并于2025年6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结束时起生效。

侯孝海辞任后,董事会主席职位将暂时悬空,直至公司委任合适继任人。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暂时承担过渡期间董事会主席的工作及责任。

华润啤酒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期内实现营业额386.35亿元,同比减少0.76%;股东应占溢利47.39亿元,同比减少8.03%。自2020年以来,华润啤酒首次出现营收下滑。

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侯孝海一手打造的啤白双赋能创新商业模式未来是否会调整?白酒业务何时才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一系列问题仍待解。白酒企业却纷纷开始跨界啤酒。

五粮液近期尝试跨界,旗下仙林生态酒业推出全新精酿啤酒品牌“风火轮”,定价19.5元/罐(390ml),正式进军中高端精酿啤酒市场。

无独有偶,贵州珍酒也发售了“牛市”精酿啤酒,酒精度数5.9度,375ml容量,零售标价88元/瓶。由被称为“白酒教父”的吴向东亲自下场带货。

白酒企业做精酿啤酒虽有一定劣势,但也有渠道、消费场景重合和生产经验等优势。跨界“搅局者”将带来哪些冲击,华润啤酒又该如何应对?

南方+记者 黄晓韵

编辑 马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