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暴雨为证:深莞无界,人心有桥

作者 朱晋 2025-08-07 22:07

近日一场罕见的暴雨,如猛兽般漫卷了城市。而在这茫茫大雨之中,浮现出一幕幕感人的景观:塘厦大岭古隧道之内,8人接力救援,紧急营救出积水深处的粤B车牌司机;黄江电梯深夜停运的危急时刻,一对深圳地铁员工夫妇协力伸出援手,舍身救出两人……暴雨如注,却洗濯出深圳与东莞之间一片心灵无界之地,两座城市双手紧握,协力托举起一个个生命的希望。

行有渡口,返有归舟。在自然灾害面前,城市边界正被人的温情所消融——深圳和东莞虽然分属不同城市,但地理相邻、经济互通、人员流动频繁,本质上已经形成生活共同体。暴雨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这种深层的联结。

塘厦大岭古隧道之内,8人接力救援,紧急营救出积水深处的粤B车牌司机。

塘厦大岭古隧道之内,8人接力救援,紧急营救出积水深处的粤B车牌司机。

当暴雨滂沱、洪水如河,所谓的边界已于无形中被冲淡。当日9时24分许,塘厦镇事发地积水深度已接近2米,一辆小车从侧路驶入隧道后突然熄火漂浮,车内人员被困。55岁的李春久正好路过,听到异响后发现险情,第一时间跳入积水中,随后,冯国林、刘立传等群众也先后加入救援,附近民警和工作人员也随后加入接力。

“大家彼此不认识,但当时谁都没犹豫。”李春久说,他在这里居住28年,见惯了街坊们的热心,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次日,被救司机李先生从医院检查完身体后,立即从深圳出发、重返塘厦,与救援者见面致谢。他笑言:“以后我在塘厦也有‘家人’了。”

感谢信

感谢信

见义勇为表彰。

见义勇为表彰。

“当时整栋楼断电,积水已深达腰部。”家住黄江镇华安珑廷小区的魏勇斌回忆,凌晨5时,发现电梯停在一层,水位持续上涨,电梯警报系统因停电失效。他立即唤醒妻子罗旖霞,二人蹚水前往救援。凭借日常参与电梯应急演练的经验及专业资质,魏勇斌迅速联系物业取得电梯钥匙。夫妇二人顶着湍急水流,协力开启电梯门,受困者成功脱险。网友对此评论,“来自深圳的邻居真棒!”

暴雨中的黄江。

暴雨中的黄江。

天灾的巨力面前,深莞两座城市所紧密绑在一起的,是一个个生动而鲜活的场景,也是属于两地之间共同的故事。都市圈、城市群并非冰冷名词,而是千万个体每日穿梭交织的生活共同体。深莞之间,通勤者如织,早已在平常日子里悄然织就了超越行政边界的温情之网。

黄江电梯深夜停运的危急时刻,一对深圳地铁员工夫妇协力伸出援手,舍身救出两人。

黄江电梯深夜停运的危急时刻,一对深圳地铁员工夫妇协力伸出援手,舍身救出两人。

笔墨所及,生动鲜活;光影所至,世间闪亮。暴雨灾情之下,这些被日常掩盖的“血脉”联系在危难中骤然显露。无论是深圳市民对东莞街坊的施以援手,还是东莞市民对深圳车辆的奋勇相助,这哪里是“跨界”?分明是邻居对邻居、家人对家人出自本心的举动。

《礼记》有言:“讲信修睦,谓之人利。”深莞暴雨中的信义互助,正是城市群生命力的真实写照。当洪水最终退去,那些曾为地理分界的标识或许会重新显露出来,然而雨水中淬炼出的人性之光却将持久闪亮:深莞之间早已融为一体,风雨中的彼此守望,才是共同唱响的“连城诀”。

如今,暴雨已过,积水已渐渐退去,然而灾情中的生命接力,依旧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明朝,深莞兄弟携手,继续去拥抱生活的明朗,去邂逅梦想的曙光!

采写:南方+记者 朱晋

策划:靳延明

编辑 冯文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