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即将开幕
作为主赛区之一
深圳早已进入“比赛时间”
但精彩不止于赛场
更在城市的美食之间
广东自古有“无鸡不成宴”的传统习俗
而作为“吃鸡不输阵”的深圳
自然也藏着不少令人上头的鸡料理
今天,就带你深度盘一盘深圳三大“名鸡”
看完别流口水!
椰子鸡,堪称深圳的“市菜”,其本身就是一段“深圳故事”的缩影:食材来自海南的椰青与文昌鸡,却在这座新兴的移民城市里碰撞、融合,被创新性地组合成一道清甜鲜美的火锅。
这道菜的灵魂在于极致的“鲜”与“甜”,它不像传统火锅般浓墨重彩,而是用清澈的椰青水作为汤底。没有人能确切说出谁是第一个将椰青水作为汤底来涮鸡的人,但这恰恰体现了深圳的包容性——好东西,就在这里被创造、被接纳、被发扬。

来源:润园四季公众号
品尝椰子鸡是一场仪式:先品汤,一碗温润的头汤入口,带着椰子独有的清甜,瞬间打开味蕾;再吃肉,此时的鸡肉嫩滑爽口,椰香四溢。而真正的灵魂在于特制蘸料——沙姜的辛香、小青桔的微酸和酱油的咸鲜,能最大程度激发鸡肉的鲜美,让简单的食材在口腔中迸发出酸、香、鲜、甜的复合层次。最后再涮上竹荪、响铃卷等配菜,它们吸饱了鸡汤的精华,堪称点睛之笔。
椰子鸡不仅征服了无数深圳人的胃,更成为了这座城市开放、融合的文化符号,连帕梅拉和蔡依林来了都要特地打卡。
想要品味深圳的另一种底色,你一定要驱车前往东部的龙岗、坪山、大鹏等地,那里有着浓郁的客家风情,而客家窑鸡,便是这片土地上不可不尝的豪放派代表。
窑鸡,顾名思义,最初源自客家人用土窑焖烤的烹饪智慧。大鹏窑鸡自明朝洪武、永乐年间逐渐形成,已有600多年历史。流传为开筑大鹏所城的机缘下产生。筑造所城,需烧制砖瓦,在当时朝廷的调遣下,选址建窑,军兵利用烧窑间歇,用窑火烤制鸡鸭等家禽。
将鸡洗净后掏空腹腔,塞入香料,外表涂上盐、油等,包上锡纸,放入土窑中并铺上一层厚厚的泥土防止热气散发。因为用锡纸包裹,又无明火燃烧,所以肉质十分嫩滑。当你亲手撕开锡纸的刹那,一股混合了药材、香料与鸡油的热烈香气会猛地冲出来,足以让所有等待变得值得。
向西村是深圳著名的老村之一,坐落于繁华的罗湖商业中心。提起向西村,老深圳人不由自主便想起鸡煲这道菜。
鸡煲,起源于深圳,也风靡于深圳。它诞生在90年代,据说因在向西村居住的四川、重庆人较多,很多餐馆以火锅和广东煲仔制作菜肴,鸡煲尤为出众,以麻辣、香辣为主,又因不能食辣的人做出了奇味口味的鸡煲,让鸡煲更趋大众性。
向西鸡煲主要选用广东清远鸡,肉质滑嫩秘制的酱料与斩件的鸡肉在砂煲中经过爆炒和焖煮,酱香、肉香与镬气完美融合,汤汁浓稠地包裹着每一块鸡肉。端上桌时,煲里的酱汁还在“咕嘟咕嘟”地沸腾,声色香味俱全,瞬间就能勾起食欲。
吃上一口滑嫩带劲的鸡肉,将富有层次、咸淡适中的酱汁淋在热腾腾的米饭上,给予胃一份温暖的饱足,让味觉享受直达大脑。
除此之外,深圳还有这些经典的鸡——
白切鸡:粤菜经典,皮爽肉滑,最能考验鸡的品质,在各大粤菜馆都可以吃到;
客家盐焗鸡:咸香入味,手撕着吃更过瘾,“斩料加餸”更是一绝;
潮汕脆皮鸡火锅:鸡皮Q弹爽口,肉质鲜嫩,涮入无花果、五指毛桃或者石橄榄锅底,清香扑鼻,最适合秋季滋补……
你来深圳吃鸡了没?!
欢迎在评论区推荐你最爱的深圳鸡店~
撰文:孙梦圆
部分来源:深圳新闻网、人民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