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500余项“跨城通办”!海丰县政务服务又有新进展

作者 陈欣欣 2025-05-16 14:54

为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两头跑、折返跑” 的难题,海丰县政数局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建设中心在前期签订“跨城通办”协议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取得新进展。

目前,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可受理海丰事项405项,较去年增加34项;海丰县可受理深汕特别合作区事项654项,较去年增加501项,让更多企业和群众享受到“跨城通办”带来的便利。

打破地域壁垒实现异地联办

深汕特别合作区,被誉为“深圳第11区”,由海丰县的鹅埠、小漠、赤石、鲘门四个镇共同组成。虽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两地在软环境上仍有差距,从营商环境、产业发展到政策协同,“跨城通办”是拉近双方距离的有力手段。

双方借助先进网络技术,通过互相开通虚拟专用网络,搭建起安全、高效的数据传输通道,同时,互设一窗系统权限,在系统层面实现收件、补件、出证等全流程权限互授,有效消除了因地域差异导致的系统阻隔,构建起线下综窗系统端代收转办的高效协同机制。这一“跨城通办”举措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政务服务办理不再受空间束缚,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的难题,畅通了两地间生产要素流动,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出融合型跨城专窗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海丰县创新推出融合型跨城专窗,为两地群众和企业提供“代收代办、咨询指导、材料预审”等一站式服务。

在双向业务培训机制的建立下,专窗人员能够系统掌握跨域业务流程和标准化服务规范,构建全流程服务闭环,逐步实现“异地受理—属地审批—电子送达”的数字化服务升级。依托业务系统互通与人员能力互通的双向赋能,打造政务服务“跨域同质、异地同效”的新标杆,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值得一提的是,海丰县政数局坚持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构建“需求研判+清单管理+动态调整”工作机制,围绕企业登记、社保医保等民生高频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和细致研究,进一步拓展政务服务通办事项范围,完善形成扩展“跨城通办”事项清单。

接下来,海丰县政数局将持续扩大与深圳龙岗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的合作,深化“跨域通办”涵盖事项改革,全力打造“湾区能行、老区同行”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服务体验,助力区域政务服务协同发展迈向新高度。

南方+记者 陈欣欣

通讯员 陈悦冰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叶剑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