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腾讯云2025融合创新峰会上,就公布了腾讯云全栈融合创新软件的最新进展,发布TDSQL数据库一体化版本。据悉,截至目前,腾讯云全栈国产软件体系已经落地政企、金融、交通、工业能源、医疗等30多个行业。随着融合创新窗口的临近,科技的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科技领域最重要、最紧迫的战略,也是中国产业突围的必由之路。
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在会上表示,作为国产软件的主力军,过去 20 多年来,腾讯始终保持在关键技术领域研发投入,打造了6T国产软件体系,持续推动中国软件深入行业实践。“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我们也与50多家合作伙伴联合打造了65个具备可复制性的行业解决方案,覆盖政务、金融,也覆盖医疗、教育、能源、交通等30多个行业,降低行业的升级改造门槛,推动全行业加速推动自主创新升级。除此之外,为了贴身服务客户的自主创新升级需求,腾讯组建了覆盖28个省、覆盖全行业的融合创新经销商体系,发展了一大批具备私有化产品销售和服务经验的专业渠道伙伴。”
在业内人士看来,融合创新产品加速能力的演进,产业场景的落地是关键一环。李强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就认为,融合创新有两个不同阶段。“第一个阶段更多是政府在推动,大多企业是在跟进,这个阶段企业对于国产软件产品是不是能够有足够的技术替代过去的产品是心存疑虑的。但是这些年随着以腾讯为代表的科技大厂推出越来越多的产品之后,我相信各行各业之后大家信心会越来越足。”在李强看来,从传统制造,到今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无人机,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全球领先。“中国造软件,正从可用迈向好用,不再是备选,而是更优选。”
此外,在和南方+记者谈到大模型技术对融合创新的推动时,李强认为随着无论是政府央国企还是民营企业都开始纷纷接入国产大模型后,客观加速了国产设备和软件的发展。“如今接入大模型的时候应该都是基于国产化的方式来做,无论是底层算力,GPU还是数据库操作系统,因为接入大模型还是需要底层基础设施的,所以这个客观上也加速了国产化的进程。”
南方+记者 叶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