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一则源自《资治通鉴》的古训,深刻揭示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的重要性。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坚持开门教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的生动实践,推动作风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开门教育的过程,贯穿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传统智慧。
以兼听得民之信。古有齐桓公采纳管仲建议而使齐国称霸,唐太宗广听魏征等忠臣谏言而开创贞观之治,广泛听取多方意见才能明辨是非的治国理政逻辑,被历代明君贤臣所践行。问政于民方知得失,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得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无论是“舌尖上的浪费”还是“车轮上的铺张”,“四风”刹住了没有、作风改进了多少,群众看得最清楚、发现最及时、意见最深刻。坚持开门教育,广开群众言路,引导群众参与,架起了一座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服务民生的桥梁,让群众成为评判学习教育成效的“阅卷人”。这一做法,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坚持群众路线的优良工作作风和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取向。
以兼听得民之智。开门教育用“兼听则明”的哲学智慧打破闭门造车的局限,拜人民为师,向群众求教,汇聚了群众的智慧。党员干部要多走街串巷,去田间地头,听听群众的“牢骚话”“话外音”,深入掌握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社会管理服务的真实情况、一手资料。要大开纳谏之门,积极拓展群众反馈意见建议和问题线索的平台渠道,从群众意见中盘点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洞察“四风”隐形变异新表现,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以群众难点痛点作为作风建设的攻坚之处,真切做到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让群众可感可及。
以兼听得民之力。群众作为最强大的监督力量,其对“四风”问题的监督与反映,对党员干部开启了全方位监督的“探照灯”。一体推进学习教育学查改的过程中,要通过邀请群众议事、清单式管理整改台账、曝光线索督办、公开整改进度、通报典型案例、党员服务践诺等方式“打开天窗说亮话”,让群众参与问题查找、感知教育过程、共享教育成果,凝聚群众监督强大合力。同时,要注意兼听而不兼信。在大开纳谏之门、监督之门时需听而有辨、察其是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既照单全收,又要通过调研核实区分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避免“一刀切”式整改,从而推动群众有用、管用、实用的作风建设良策真正落地成效。
坚持开门教育,以兼听的开明姿态在灯火万家中检验党风政风,以实实在在的学查改成效取信于民、汇智于民、聚力于民,必将为孕育时代新风、促进伟大事业注入不竭动力。
(作者:黄嘉嘉)
编 辑 | 叶娉婕
责 编 | 肖安琪 刘 英
美 编 | 席珺珺 何洁玲 李育曦
编 审 | 谢 晓 周运华
投稿邮箱 | yjyz003@163.com
— END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