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佛山市对原三水区实验中学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组建市属季华中学。季华中学的诞生,是佛山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落子,也翻开了区域教育发展新篇。
花开四季,华丽绽放。办学体制改革近一年来,季华中学秉承“求知、求索、求真”的校训,由全国优秀中学校长、季华中学党委书记李卫东带领核心团队,引入先进管理机制与顶尖创新资源,聚焦“数理智慧”与“科技创新”两大品牌,倾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摇篮,积极探索多元成才路径,迅速跻身区域教育第一梯队。
李卫东表示,季华中学正朝着“一年见成效、三年大成效、五年成名校”的办学目标,建设一所“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务实笃行”的粤港澳大湾区标杆学校。
三水区拟投入3亿元提升季华中学办学环境。 学校供图
三水区拟投入3亿元提升季华中学办学环境。 学校供图
分层分类培养
探索多元成才路径
季华者,禾苗旺盛、物产丰饶。
承继佛山古称“季华”之名,办学体制改革一年来,季华中学因材施教,构建“普通生+特长生+港澳生”三维培养体系,打破传统升学路径依赖,实现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
自诞生之初,季华中学便有着浓厚的科创基因。学校与季华实验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芯片重点实验室、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共建科创基地,打造“数理智慧+科技创新”双品牌,与石门中学、巴蜀中学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创新拔尖人才。
季华实验室作为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的首批4家省级实验室之一,汇聚着全省科创领域“最强大脑”。季华中学聘请原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季华实验室主任曹健林为荣誉校长。依托实验室的人才与科技优势,双方深度联动,聘请优秀博士、科学家为科技辅导员,开展“五个一”系列措施,打造区域别树一帜的科技创新学校。
季华中学学子参观季华实验室。学校供图
季华中学学子参观季华实验室。学校供图
为加大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擦亮区域教育品牌,今年1月,佛山市季华少年科学院揭牌。季华少科院整合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教育资源,汇集校内外和市内中学名校的金牌教练、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以此组建强大的授课团队,旨在培养一批在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具有科技特长和创新潜质的拔尖学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该校特色班级建设同样领跑。思贤实验班成为核心竞争力,与佛山市第一中学、佛山石门中学、重庆巴蜀中学共享课程资源,办学水平较往年有了较大提升。首届港澳班打通港澳联考与内地高考双通道,学生参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季华实验室、香港东华三院等研学项目,并通过榜样引领、生涯规划、科技赋能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初步形成“湾区视野+本土根基”的特色。
季华中学前身是三水区实验中学,体艺特色明显。5月7日,一则喜讯从季华中学传来:该校2023届毕业生蒋兆婷入选2025年中国国家青年定向队。蒋兆婷在校期间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这是季华中学体艺特色育人的生动体现。办学体制改革后,季华中学因地制宜,着力培育文化达标与专项拔尖的双优人才,促使学生个性绽放与全面发展,走出一条更具特色、更高品质、更可持续的多元化升学路径。
其中,乒乓球是季华中学的特色体育项目。目前,学校共有国家级乒乓球运动员13人,魏璟茗同学获2024年全国青年乒乓球锦标赛第四名,成为三水区首位入选国家乒乓球队的女运动员。在由中国乒协举办的国青女队集训选拔赛中,高三(3)班冯婉琦获得进入国青集训队的资格。
在李卫东看来,办学体制改革以来,孩子们更自豪于“我是季华中学的学生”这一身份。得益于学校时常邀请各届校友“大咖”、学霸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为学生分享学习心得、生涯规划,学生们学习内驱力变强,学习探究、比学赶超的风气更加浓厚。
软硬实力齐升
打造全市一流标杆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示的2024年度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通过人员名单中,季华中学路仕容老师、黄丽芳老师荣列其中。
正高级教师职称是中小学教师职称中的最高级别职称,含金量十足。截至目前,季华中学共有正高级教师6人,数量位居佛山市高中前列。
“这批名师不仅是专业高水平老师,更是师德楷模,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们带动了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学校师生风貌不断提升。”李卫东说。
强化高层次教师培养,提高教师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办学体制改革以来,季华中学从省外、市内累计引入了20余名教学骨干,有力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其中,学校党委书记由全国优秀中学校长、广东省名校长、石门中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李卫东出任,全面领航学校发展。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除6名正高级教师外,还有特级教师3名,博士2名,研究生63名;高级教师66名,占比达到34%。
季华中学的崛起,不仅增加了三水区优质高中资源,更带动区域教育能级跃升。2024年中考录取中,季华中学优先批分数线达670分,普通生批次录取线643分,最高录取分数达716分,区域报考热度显著上升。
随着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未来,三水区拟投入3亿元,对季华中学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包括新建长东综合楼、季华少年科学院教学楼、状元阁,升级智慧图书馆、创客空间、智能化实验室等。李卫东说,随着这些硬件投用,季华中学将成为佛山生活环境、教学设施、学习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
■创新实践
思贤筑梦港澳启航,特色班级显锋芒
今年,季华中学继续面向全市开展思贤班招生,旨在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拔尖人才。同时,学校计划在新一届高一年级开设2个港澳生班,以满足三水区及周边地区港澳户籍学生的需求。
经过近一年的创新实践,思贤实验班已成为季华中学的“王牌之师”。思贤班由正高级和特级教师、奥赛金牌教练组成的名师团队任教,课程设置、教学进度与石门中学同步,期中和期末考试与石门中学联考,同时享受佛山一中、顺德一中等优质教育资源。
思贤实验班主张“把方法教会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个性化辅导和加强,帮助学生冲击C9名校,并优先推荐清华、北大研学项目。
在2025年“佛山一模”“佛山二模”测试中,思贤实验班全员达到华南师范大学录取线,40%过中山大学录取线,物理类学生更有人跻身全市前50名,大市前500名学生人数跻身到全市学校前10名。
而港澳班课程设置与思贤班相似,着重加强英语特色教学,以满足港澳生对英语的较高要求。高三阶段,学生可自由选择参加国内港澳台侨联考或香港DSE考试(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同时,季华中学还与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联合培养“粤港澳拔尖人才”。学生还有机会获得学费减免及奖学金计划等支持,目标是港澳名校、国内985高校和国际名校。
■数读
●2025年季华中学计划招生1020人,录取安排为:提前批计划招收180人,其中思贤班80人;第一批第二层次计划招生460人,为面向三水区内招生的名额分配生,名额分配生招不满计划,转为下一个招生批次面向全市的普通生招生;第一批第三层次面向全市计划招生189人;第一批第四层次160人,面向三水区内计划招生。招收音乐特长生15人、体育特长生16人。此外,今年季华中学首次享受自主招生政策,面向全市自主招生100人。
●佛山市季华中学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正高级教师6名,特级教师3名,博士2名,研究生63名,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高达33%。该校还拥有国家、省、市、区级名校长、名教师、骨干教师及名班主任100余人;名师工作室15个,区级以上先进科组9个。
撰文:吴碧霞 陈永文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更多:聚焦佛山中考特别报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