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卖平台相当热闹
京东携“零佣金+骑手社保”
并迅速甩出“百亿补贴”大礼包
这一极具吸引力的举措闯入外卖界
京东外卖平台。
“五一”假期来临前夕
饿了么启动“饿补超百亿”大型促销活动
假期后复工的第一天
淘宝闪购
(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
针对奶茶咖啡品类
精心推出领“免单卡”
和限量版“请客卡”活动
进一步掀起消费热潮
所谓“无利不起早”,外卖平台巨头们争得这么激烈,外卖市场到底是块多大的“香饽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电商市场规模达到2万亿元,同比增长36%,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能突破5万亿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数据还显示,2024年我国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将近1.64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能达到1.96万亿元。
在这场商业竞技中,街边小店能否借势实现业绩突围?骑手群体又是否迎来订单量的爆发式增长?带着这些疑问,韶关市融媒体记者走访了韶关餐饮市场。
餐饮商家:“零佣金”的诱惑与隐忧
5月13日午时,记者推开位于浈江区东堤横路的银时和小食馆玻璃门,空气中散发出招牌酸辣汤、手工煎饺等特色美味的诱人香气。后厨传来此起彼伏的炒菜声,灶火映红了经营者孔哥的侧脸。收银台前,孔哥的女儿正在查看各类外卖订单,几名骑手倚着电动车在门口等候,手机屏幕上闪烁着不同平台的接单提示音。
外卖骑手在店家取餐。
面对近期京东外卖“零佣金”策略,以及美团、饿了么两大老牌平台的持续竞争,这家自2009年开业起便与外卖平台展开合作的传统美食小店,在订单分配上发生了微妙变化。“京东外卖平台暂时不向我们收取任何抽成费用。而美团则收取9个点左右的服务费,外加配送服务费,综合抽成比例达23到25个点(饿了么抽成情况与美团相近)。”孔哥告诉记者,由于商家需承担外卖平台发放的部分优惠券费用,以20元的菜品为例,扣除外卖平台发放的优惠券和抽成后,实际到手仅10元多一点,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目前银时和小食馆的经营模式仍以堂食为主,占比约80%,外卖业务作为补充,占比约20%。孔哥向记者透露,在各外卖平台的订单竞争中,美团凭借长期积累的用户基础,仍占据主导地位,而京东外卖凭借“零佣金”策略,让商家得以降低菜品价格,吸引了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订单占比逐渐上升,目前占所有外卖平台的三分之一左右。孔哥也坦言,店里整体外卖业务量并未因新平台入局而显著增长。“市场蛋糕就这么大,顾客往往选择优惠力度更大的平台。‘五一’假期因为有部分市民出外旅游,店里外卖比平时还减少了一些。”
午餐时间,不少市民选择堂食。
记者在手机查看各大外卖平台界面发现,同一款餐食,在京东平台的实付金额略低一些。从平台商家的角度,孔哥认为零抽成的优惠政策确实让京东在价格战中脱颖而出,消费者自然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平台。然而他也指出,对京东平台的操作流程仍需时间适应。“操作系统希望再改进一下,京东的外卖平台肯定会越来越好。”
京东外卖平台。
不过,位于风采楼附近的熙攘商业街区,一家果茶店经营者对此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他在原有美团、饿了么双平台运营基础上,开通了京东外卖渠道。不仅与孔哥一样,店里整体外卖业务量未因新平台加入而有显著增长,而且京东外卖平台上线一个月以来,订单寥寥无几。“京东外卖显示的订单中,客人每单的价格比商家实际出售价格还要低,可以感觉到京东是在贴钱做补贴,不知道这种补贴能持续多久。”
消费者:成为每日比价族
在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激烈交锋的当下,外卖市场掀起前所未有的价格战,这也悄然改变了不少消费者的点餐习惯,催生出一批每日对比三家价格的 “比价族”。
家住武江区沙洲尾的阿清便是其中一员。他告诉记者,每当需要点外卖时,不再是直接下单,而是先在京东、美团、饿了么三个平台反复搜索同一家店的餐品,仔细对比满减、优惠券叠加后的最终价格。“以前习惯用美团,现在京东外卖推出零佣金政策,很多商家在上面的定价明显更低;饿了么时不时又有活动,优惠力度也不少。” 阿清向记者展示手机订单记录,在不同平台下单,10次左右的外卖订单约节省了近20元。
淘宝闪购。
像阿清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随着外卖平台竞争加剧,消费者拥有了更多选择空间,“哪家便宜点哪家” 成为普遍共识。“羊毛不薅白不薅嘛。”消费者宋女士表示,眼下这场“外卖大战”,消费者绝对是既得利益者。然而,她在尽情享受这比价带来的红利时,也察觉到一个问题:自己开始出现不理性消费的情况。原本是为了省钱才比价,可不知怎的,却渐渐掉进了“越省越花”的怪圈。有时候为了凑满减、用优惠券,会不自觉地购买一些原本不需要的东西,看似省了小钱,实际上花费却比以往更多。
外卖骑手:再观望一段时间
阿成(化名)是一名京东的众包外卖骑手(兼职外卖配送员,自由接单并按单获取报酬),他将电瓶车停在银时和小食馆门前,此时手机收到了来自该店的外卖订单通知。
这订单来自浈江区十里亭的一名食客,其选购了22元的餐品,叠加优惠券后实付17.8 元,其中约14元归商家,阿成则能拿到约9元配送费。
“骑手从京东获取的配送费相比美团、饿了么相对较高一些。众包外卖骑手接单相对自由,跑多少赚多少,同样的单数算下来收入和全职骑手差不了多少。像我这样想灵活安排时间的,还是众包更合适。”当被问及为何选择众包模式而非全职骑手,阿成告诉记者,京东会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但相应门槛并不低:得接受固定排班,每天保证跑够时长和单数,还要有健康证明等条件。
外卖骑手在饮品店等待取餐。
随后记者还采访多位外卖骑手,部分外卖员认为,刘强东亲自投身外卖配送一线,与骑手们围坐吃火锅,这一行为绝非偶然。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为京东外卖打响知名度的一记妙招,更彰显出京东决意入局外卖行业。如今确实吸引了不少兼职骑手纷纷加入京东外卖平台接单,各平台之间的“抢人大战”愈发激烈。
然而,也有一些在传统外卖平台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骑手选择持观望态度。“我心里还是有些顾虑,担忧京东后续没办法持续给骑手提供红利。随着京东外卖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订单单价可能会随之下调,所谓的‘红利期’或许难以长久维持。”有3年多送外卖经验的骑手阿伟表示,如今京东加入外卖行业,确实让骑手有了更多选择,哪家平台对他们更好,他们就倾向于去哪家。当然,为骑手缴纳工伤保险这类保障措施,也是吸引大家的重要因素。但面对如今外卖行业的新变化,不少骑手表示还是先观望一段时间,看看哪家平台更适合自己长期发展。
最新:外卖平台被约谈
5月13日晚,据媒体报道: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外卖平台之间的交锋
让不少网友认为
终于可以薅一波久违的“羊毛”了
但还是希望平台摒弃恶性竞争
摆脱无谓“内卷”
真正把精力用于保障消费者
商家与骑手合法权益
更好维护“舌尖上的安全”
实现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韶关头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