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检查减少40%、用时降35%!陈村市场监管所“两化”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佛山市场监管 2025-09-28 10:59

市场监管所是市场监管部门履职的“前哨”,是市场监管队伍形象展示的“窗口”,既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市场监管业务开展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的安排部署,佛山市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所建所为”为主题,集中反映全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树立市场监管所建设的标杆和榜样。同时,将进一步全面介绍达标所和星级所的创建情况。

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管局陈村市场监管所为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破解基层所人少事多的困局,抢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契机,聚焦市场监管工作提质增效,推进监管事项融合、监管行为融合、监管队伍融合,初步取得企业松绑、基层减负、监管增效的“三赢”新效果。目前已累计开展融合监管日常检查4400多次,涉企检查次数减少约40%

1

推进“三级”数据互联互通

以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契机,陈村市场监管所全面梳理市场监管数据,包括19项业务流程、3万多条经营主体登记信息、23份检查清单、614个检查要点、8000多条特种设备信息、每年近200件执法案件、近5000条日常检查信息,仔细对数据进行梳理、整合、归类,实现与市区数据表述、格式一致,全面提升基层数据质量。同时,首次打通市、区、镇“三级”数据壁垒,与市、区的平台实现24小时数据对接交换和同步更新,形成近48万条陈村镇市场监管数据。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企一档”形式为3万户经营主体画像,夯成基层所“智慧数据集成库”。

2

拓展融合监管应用渠道

一是标准化制订检查清单和要点。依托市、区已有小程序,搭建以监管对象(经营主体)为核心的融合监管新平台,开发本辖区日常检查融合监管模块,把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工业产品、广告、知识产权、计量等业务进行全领域整合归类,用标准化方式编成监管事项目录和614项检查要点。二是“清单化”规范检查事项。监管人员在检查现场可以手持手机登录小程序,通过扫描营业执照二维码直达融合监管模块。监管人员对照检查要点进行现场检查,并核实企业的相关登记信息和许可信息,清单化勾选融合监管事项,自动生成检查清单。整个执法检查过程实现“一机在手,一表通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保证日常检查“能查则查,能融尽融”。三是“无纸化”实现监管过程。以平台“智慧数据集成库”为支撑,通过手机端小程序录入填报检查表单,大大减少事中填表和事后录入的烦琐流程,检查用时减少35%。通过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功能,实现检查数据自动整合、上报,达到“一次填写、报送多份检查表”的效果。

3

强化融合监管数字运用

一是推动智慧化监管。根据重点行业、领域及投诉举报、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合理安排检查比例和频次,推进差异化监管,让日常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营造更加宽松有序的市场监管环境。二是推动精准性服务。通过运用监管数据,及时发现企业“堵点”,分析企业问题,为企业精准“把脉”,提出合规整改意见,让企业更专注市场拓展和管理。三是推动监管行为融合。监管人员把融合监管中检查发现的问题,通过小程序中的“线索移交”窗口,采用现场照片、文字表述等方式,将问题反馈到执法人员,执法人员再在系统反馈调查处理结果,从而便捷、规范地实现监管流程的闭环、有痕管理。四是推动数据应用提升。以季度培训例会方式,定期分析平台数据,围绕日常监管需要,详细讲解和分析监管要点、检查重点、检查计划,不断提升业务素养和数据运用能力,打造“一专多能”的市场监管人才队伍。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