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域慈善新生态,打造湾区善治新高地
——广州市番禺区城乡社区浓厚“善”氛围共绘“慈善之区”深化建设新彩景
当前,广州正以“慈善之城”品牌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慈善创新发展高地。番禺区深化“慈善之区”建设,以番禺慈善的主动作为服务全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局。2025年9月,番禺区2025“羊城慈善月”系列主题活动,聚焦阵地升级、模式创新、文化培育与阳光运作等关键环节,发动全区慈善组织策划丰富多彩的慈善活动,协同发力展示禺善新景象,并结合10月中秋佳节、敬老月契机广泛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激发全域社会向上向善力量,持续营造“处处有善、时时可善、人人行善”的良好风尚。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上下联动走访慰问传“善”念。番禺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将慈善事业作为推动共同富裕、完善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2025年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区委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区社会福利院及村居一线,向“一老一小”致以节日的祝福,聚焦“一老一小”困难群体的日常照料、健康监测等生活细节,到服务资源的精准供给、“慈善之区 幸福番禺”在福利院的落地成效,面对面进行亲切交谈。每一个问询都紧扣“让这里成为温暖家园”的初心,透着对“家人”的牵挂,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尚浸润番禺的每一个角落,彰显“同一蓝天下,人人皆需被关怀”的民生温度。
番禺区委主要领导一行在区社会福利院与老人、孩子们一起围坐成一圈展开互动,一起参与文化活动,通过乐器演奏、趣味游戏和集体合唱等形式,拉近彼此距离,现场向上向善的温情共鸣感氛围浓厚;随后深入镇街村居基层一线,走进群众家中,给予亲切节日关怀和慰问。此次慰问活动是番禺区党员干部上下联动筑好善暖盈基层连心桥的又一生动场景,与辖区的“五结对”帮扶困难群众节前走访慰问系列活动共同汇聚温暖力量,以慈善传情,让群众温馨温暖。
二是建强服务阵地,提升慈善服务能级。2025年9月30日,番禺区慈善业务服务综合阵地揭牌启用。该阵地作为区级慈善综合平台,集慈善业务展示、服务、孵化、交流与办公于一体,将成为构建番禺区慈善生态体系的重要支撑,有力赋能深化“慈善之区”建设。该阵地围绕党建引领、文化传承、资源整合、服务增效目标,规划建设多项核心功能区,包括:番禺区善事展示站,系统梳理并展示番禺慈善文化脉络,弘扬传统善念;广州市共助空间(穗救易·共助空间),集成政策宣传、资源对接与组织孵化功能;慈善志愿者办公室,用于志愿者日常办公、组织协调与能力建设;番禺区善事交流堂、善事会客厅、善事对接亭等特色服务场地,支持各类公益会议与培训交流,进一步增强慈善服务的便民性、互动性与实效性,实现慈善资源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和匹配。阵地将逐步扩展延伸服务触角,探索引入社会力量联合共建服务空间,涵盖如长者服务管理、慈善志愿者培育、慈善消费捐的“慈善+商业”融合发展、慈善服务项目与慈善组织培育联合共创等范畴,为各社会组织提供服务交流的平台和服务阵地,协同各方资源优势用善育善,打造番禺特色慈善服务品牌。
三是丰富群众参与,增强慈善社会认同。紧抓“中华慈善日”“羊城慈善月”和“公众开放日”等重要节点,区民政局指导番禺区慈善会举行“与爱同行 温暖番禺”公益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慈善工作一线,通过开放参观、互动交流、实地体验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慈善机构的日常运作,为社会公众搭建起零距离感知慈善、理解慈善、参与慈善的重要平台;并主动通过线上平台向社会公众“晒账单”,让社会公众深入了解项目运作流程,增强了公众对慈善组织运作的直观认识,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透明度和专业性的信任情感。
四是打造慈善景观,营造全域慈善氛围。开展“点亮一盏灯温暖一座城”亮屏活动,在全区各镇街慈善会、慈善空间等,以及相关地标性建筑、公共区域的LED屏幕开启亮灯活动,循环播放“9·5中华慈善日”宣传海报,以及“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等慈善标语,擦亮显示度,提升慈善事业社会认知度。扎实推进“慈善之区”善景宣传打造工作,选取区内重点景区、地标建筑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慈善之区 幸福番禺”“慈善让生活更美好”等立体宣传标语,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和传播力的“慈善打卡点”,以“文旅+慈善”让慈善理念融入市民生活,以可视化、场景化将慈善文化有机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扩大番禺慈善声音传播半径,推动慈善理念从宣传口号转化为市民可感可知的日常生活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慈善事业的认同感,营造人人知晓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注入新的慈善动能。
五是联动商善力量,推广消费公益模式。番禺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益起付”慈善消费捐智慧实时分账系统,自系统上线以来已有26家商户参与其中,累计通过消费捐系统达12.8万笔,为“慈善+商业”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正式启动“禺山有爱 善商行动”“益起付”慈善商家招募活动,邀请各镇街、商会、社区(村)、社联会、社工站等多方力量共同参谋、共同参与,逐步扩大“益起付”慈善商家“朋友圈”,拓展“益起付”在全区范围内应用广度,持续带动“消费即善行”的公益理念日渐深入民心,反向赋能实体商业,进一步推动慈善资源与商业资源有效对接,加快打造人人可慈善、处处有善景的湾区慈善样板。
六是圆梦微小心愿,传递善暖民生温度。2025年“羊城慈善月”期间,由番禺区慈善会联合番禺区社区志愿者协会发起的“禺愿行动”微心愿行动第五期入户圆梦活动(羊城慈善月专场)圆满收官。活动立足镇街、深入村居,链接社会资源,点亮68个微心愿、折合价值9670.63元的爱心物资,组织志愿者入户送达“微心愿”被认领物资,转达捐赠人暖心寄语,以“慈善资源+志愿服务+社工专业”的创新模式,将物资帮扶与情感慰藉结合,打通善暖为民服务“最后一米”,让困难群众在“微心愿”实现中感受真切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七是宣讲下沉基层,筑牢善治社区根基。围绕善事厅(堂、亭)建设推进工作,制定专项建设指引,面向镇街及村居负责人开展善事厅打造专题宣讲活动,系统阐释“善事厅(堂、亭)”作为议事协商、慈善孵化与资源链接平台的功能定位与运营规范;指导各村(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设施等现有阵地,建设可视化、便捷化的善事服务平台,不断探索创新形式实化慈善载体,推动慈善服务向基层有效延伸,确保慈善服务直达基层、惠及群众,塑造具有鲜明番禺特色的慈善品牌,推动番禺社区慈善高质量发展,为深化“慈善之区”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注入强劲的慈善动力。
八是深化宣传引导,培育慈善文化土壤。以中秋传统节日为契机,举行“月满人间·诗咏中秋”2025中秋诗会慈善金曲夜活动,以“文化+慈善”为抓手,弘扬慈善历史,传承慈善精神,探索慈善事业发展新路径。启动“善润童心·爱满禺山”慈善主题作文征集活动,积极推动慈善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为番禺打造有温度、有文化、有传承的慈善之区厚植未来力量。积极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慈善宣传格局,统筹运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对“中华慈善日”“羊城慈善月”系列活动进行全过程、多角度宣传报道,扩大番禺慈善声音传播半径,持续提升“慈善之区”品牌的社会知晓度和公信力。发起“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全民关注“慈善番禺”行动倡议,推动各职能部门、镇(街)及民政系统工作人员主动关注“广州市番禺区慈善会”“慈善番禺”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有效扩大慈善宣传覆盖面,为全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慈善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