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五桂山:筑牢安全防线,坚决打赢防御台风“桦加沙”这场硬仗

五桂山发布  2025-09-24 06:31

日前,在收听收看省、市防御台风“桦加沙”工作视频会议后,五桂山街道随即召开防台风工作部署会议,进一步分析研判台风最新形势,对防御台风“桦加沙”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袁展仪,党工委副书记黎巧贤,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各村(社区)书记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各相关部门、村(社区)风险隐患排查、防御措施落实、群众转移安置等情况汇报,就做好下一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袁展仪强调,全街道上下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以“万无一失”的责任感,严格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各项防台风工作,以“五个到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人员转移到位。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防台风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最高准则,精准识别重点人群,做到“应转尽转”。各村(社区)要确保对转移人员联系、复核到位和管护到位,并做好温情服务。转移过程中,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病人等,安排志愿者上门接送,确保安全转移到避灾安置点,同时做好转移群众的人文关怀,让转移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是物资储备到位。要重点对防汛物资储备进行全面梳理和盘点,确保物资数量充足、质量可靠,必须按照“备得齐、拿得出、用得上”的标准,确保物资在关键时刻发挥最大作用。要检查避难场所的设施条件和应急准备情况,确保场所安全、设施完备,能够为受灾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避风港。

三是隐患排查到位。坚持将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作为防御台风的关键前置环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全面织密安全防护网。紧盯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旅游景区、在建工地、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巡查,确保风险排查无死角、全覆盖,切实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成灾之前。

四是宣传引导到位。坚持将宣传发动作为凝聚民心、组织群众、齐力防风的关键一环,构建“线上精准推送、线下全域覆盖”的双轨宣传矩阵,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引导其主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五是应急值守到位。要落实好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始终以枕戈待旦的状态,确保应急响应机制高效灵敏,信息通畅准确。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深入驻点村(社区)靠前指挥协调,密切监视雨情、水情、风情、险情、灾情,一旦发生险情灾情,确保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会商、第一时间处置,形成上下联动、快速响应的整体合力。

据了解,当前,五桂山街道已迅速行动,严阵以待,时刻做好抢险救援准备,全面构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防御屏障”。

隐患排查整治落到实处。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对辖区山塘水库、水闸加强动态巡查,实时监测水位与设施运行情况;加密地质灾害风险点巡查频次,做好防御措施,严防次生灾害;逐一排查景区及各类文旅场所,督促经营单位关闭危险区域、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在建工地,重点强化山洪与地质灾害防御,紧盯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等关键部位,全面排查临山临崖临坡临水区域及临时工棚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道路安全保障同步发力。组织力量对辖区道路设施、户外广告、绿化树木开展专项摸排,重点检查雨水管网口通畅性、沿街广告与路灯稳固性,仔细排查易倒伏的倾斜、腐朽、枯枝树木。截至目前,已清理排水口20余处、加固树木10余处,有效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同时,创新采用“人工巡查+智能监测+交警通报”联动模式,17支应急抢险队伍24小时待命,确保一旦出现树木倒伏、广告牌脱落等情况,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保障道路通行安全。

人员转移准备工作扎实推进。提前与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隐患区、老旧小区、旅游景区、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群众沟通,做好转移动员与准备。严格落实特殊群体临灾转移“四个一”、避险转移“四个一律”工作机制,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确保应转尽转、不落一人。

应急救援力量全面集结。整合基干民兵、消防、水务、应急等多方力量,组建17支应急抢险救援队伍,333名救援人员随时待命;救援装备全部检修调试完毕、准备到位,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迅速投入救援,为抢险救灾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 李姗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