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街道书记的“两万步”

作者 葛政涵 2025-02-03 21:00

“这几天,从早上8点一直到深夜,每天我都在这里到处转,在揭阳古城里差不多要走2万多步。”这是今年春节假期,揭阳市榕城区中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洁波的工作日常。

他告诉记者,中山街道是揭阳古城核心区的所在地,因而春节期间,街道及社区的工作人员,从早到晚都忙得闲不下来。“哪里有情况,哪里有问题,甚至是哪里有垃圾没来得及清运,我们都要马上去协调解决。”

2月1日(大年初四)下午,精彩的英歌舞表演在揭阳古城的学宫广场上演。

2月1日(大年初四)下午,精彩的英歌舞表演在揭阳古城的学宫广场上演。

今年春节,潮汕地区热闹非凡,而在潮州古城和汕头小公园之后,揭阳古城成为“流量”新军,五湖四海的游客云集于此。

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揭阳古城,通过持续的保育活化,在保留原有肌理脉络的前提下,实现了整体风貌的提升。

在揭阳古城中山路附近,小朋友换上英歌舞的服装,手持木棒有样学样。

在揭阳古城中山路附近,小朋友换上英歌舞的服装,手持木棒有样学样。

“修旧如旧”让古城焕发新活力。春节期间,形态各异的量化装置和打卡点装点着古城,再加上新春市集引入的大量非遗文创和特色餐饮,让这里成为春节“流量”新军,五湖四海的游客云集于此。

据揭阳古城管理单位的统计,大年初一以来,古城范围每天游客量都在15万人次以上,最高的几天甚至达到18万至19万人次。

“闹热”的场面甚至不分昼夜,例如在大年初三深夜11时(大年初四子时)正逢当地传统的“神落天”,古城内的城隍庙,祈福香客云集,游客们也纷纷来凑热闹。

尽管深夜,但揭阳古城内仍有游客流连忘返。

尽管深夜,但揭阳古城内仍有游客流连忘返。

“没想到今年春节的外地游客这么多!”家住揭阳古城附近的张女士如是感叹,这也是所有揭阳人在今年春节的共同感受。

在揭阳古城,游客集中在中山路、思贤路、新街等路段,以及进贤门、城隍庙、双峰寺、揭阳学宫等重点景区,方圆不过几百米。与此同时,揭阳古城目前处于景区与居民区“共生”的状态,大量居民在此居住。

进贤门附近游人如织。

进贤门附近游人如织。

游客与居民交织,生活与文旅交融,给人们带来新奇体验的同时,也给古城片区的日常运营和居民生活环境形成了巨大压力。

作为揭阳古城所在地街道负责人,陈洁波很清楚保障文旅运营和维持生活区运转的重要性,为此中山街道采取“三定”的工作方式和“三包”的工作内容。“三定”是定员、定岗、定路段,把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分配到各个地段,“三包”是包环境、包卫生、包整治。

为结合当地“神落天”及相关习俗,1月31日晚,揭阳城隍庙专门对外开放,迎来了大量香客、游客。

为结合当地“神落天”及相关习俗,1月31日晚,揭阳城隍庙专门对外开放,迎来了大量香客、游客。

陈洁波介绍,街道专门成立了三个专项工作组,分别负责交通管制、环境卫生和秩序维护。设立了志愿服务岗,每天三班,每班12人,协助揭阳古城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而在春节这种高峰时期,还会增派人手应对。“确实很累,但大家也没什么怨言,都在默默奉献。”

在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揭阳古城春节期间年味浓,人气旺。在白天,青狮、舞龙、英歌舞表演轮番上阵,喧天的锣鼓,火爆的市集,飘香的美食,热闹非凡。进入晚上,中山路的灯光秀、观音仔街的福灯、东风河沿岸的星星灯,璀璨相映,火热持续。

1月31日晚11时,揭阳城隍庙内,按照当地“神落天”的习俗,大量居民及游客请香祈福。

1月31日晚11时,揭阳城隍庙内,按照当地“神落天”的习俗,大量居民及游客请香祈福。

“古城的夜景挺不错的,很热闹,而且小吃、工艺品、特产都能买得到。”一位外地游客说,他和家人尝遍了揭阳古城的各式美食,蚝烙、反沙咸蛋黄、腐乳粿条等让他印象深刻。

“得益于各方的高度重视,这几年揭阳古城变得越来越好了,所以我们也要在春节期间展现出揭阳古城的风貌,让游客玩得开心,让本地居民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陈洁波说。

南方+记者 葛政涵

编辑 麦小华
校对 郭晓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