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佛山大学·新兴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将系统组织更多青年学子深入云浮市新兴县,结合实际需求,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彰显专业特色+突出个人技能”的实践模式,为当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支撑。
这是云浮市成立的首个“突击队工作站”,也是佛山大学落实“双百行动”的重要举措。
“‘双百行动’是高校深度参与‘百千万工程’的责任与担当。”佛山大学党委书记骆少明表示,学校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与新兴县结对共建,按照“县域所需、高校所能”原则,聚焦产业科技支撑、城乡规划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基层人才培养培训、乡村集体经济、基层改革创新和决策咨询等,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才和智力优势,全方位推动大学和县域“双向奔赴”,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立校院两级联动工作机制
南方+:落实“双百行动”,佛山大学如何布局?
骆少明:“双百行动”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高度重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与云浮新兴结对共建,建立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共同制定了本年度19项重点任务。
同时,我们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校院两级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把握整体统筹并调动全校力量,形成“需求-响应-落实-跟踪”工作闭环。
校级工作推进会。
校级工作推进会。
其中,学校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每次聚焦一个主题并建立一份任务清单,再将任务项目分解到各二级学院或团队,结合专业特长和技术力量跟进落实,将学校的科技、人才和服务高效下沉到镇村级,为“百千万工程”全面赋能。
南方+:具体对接了哪些项目?
骆少明:我们与新兴各部门紧密联系,推进首批6个重点项目,包括与县科技局建设“双百行动”科技创新平台、与县自然资源局推进粤美乡村建设规划合作、与县人力资源局共建“双百行动”培训学院、与县教育局合作推动中职学校职教水平提升、与团县委共建“双百行动”青年乡创空间、与翔顺集团和凌丰集团两大龙头企业建设首批“双百行动”实践基地,全面构建“双向奔赴”的对接平台。
自去年底签约以来,这些项目已初步落实不少成果。比如,在粤美乡村建设规划合作方面,我们重点提供县镇村规划、建设、管理和项目运营等全链条技术服务,并指导师生参加“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将继续打磨作品并逐步推动落地。
打造多种结对共建模式
南方+:在这些项目中,各二级学院如何发挥作用?
骆少明:目前,我们主要打磨了两种共建模式,包括院镇(部门)共建、团队与企业共建。
在院镇共建方面,首期三个学院和三个镇结对,围绕不同学院的优势和不同镇的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推进项目落实,成效不错。
院镇共建模式下的人居环境提升合作,图为佛山大学与大江镇的签约现场。
院镇共建模式下的人居环境提升合作,图为佛山大学与大江镇的签约现场。
其中,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与大江镇结对,引进生态技术帮助当地解决人居环境整治问题,打造山区镇样板;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与河头镇结对,发挥学院在种植技术和食品加工领域优势,打造特色产品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与簕竹镇结对,针对当地重点发展的竹子产业,结合绿美生态建设提供赋能服务。
校企博士工作坊工作现场,校企双方探讨如何解决新兴县农房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校企博士工作坊工作现场,校企双方探讨如何解决新兴县农房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对于团队与企业共建,我们重点在科技服务方面发力,推动创新成果落地。比如,依托学校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我们与新兴县龙头企业共建校企博士工作坊,组建技术研发团队,聚焦新农村建设开展科研合作和平台建设,集中解决新兴县农房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同时,学校服务队新兴县“百千万工程”科技创新基地在县科技局挂牌,我们以此为基础,在当地开展县域布点,推进新一轮农村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将其纳入县域布局设点建设工作范围,加快促进创新要素向新兴县聚集。
南方+:我们留意到学校近期在卫生健康领域也有所行动?
骆少明:这是我们在加快打造的学科与行业共建模式。学校计划发挥医科类专业及附属医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围绕医学领域对口帮扶、县域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等加强共建,包括县乡医生及护士培养、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组织送医下乡等,为全面推进新兴县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目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