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手卫生日将至 | 三水中医院提醒您:“合理使用手套 时时牢记洗手”

三水中医院 2025-04-29 08:37

2025年5月5日是第17个世界手卫生日,今年主题是“合理使用手套,时时牢记洗手”。强调手卫生是守护健康永远的关键所在,而手套的合理使用,必须以严格执行手卫生为坚实前提。无论是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还是严谨的医疗环境之中,正确洗手都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将细菌、病毒的传播之路牢牢阻断,为自己与他人的健康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手卫生:抵御病菌的坚实堡垒

我们的双手,每日穿梭于各类物品之间,小小的门把手、常握的手机屏幕,看似寻常,实则都可能是病菌肆意传播的“温床”。而正确洗手,无疑是降低腹泻、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疾病传播风险的有效武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只需短短 40 - 60 秒,便能将手上 99%的暂居菌一扫而空,守护双手洁净。同时,手卫生的五个关键时刻(两前三后),更需我们以严谨的态度严格执行,不容丝毫懈怠。

过度使用手套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它使得医疗废物数量急剧攀升。而适当使用手套,配合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不仅能降低资源浪费,还能更好地维护健康。曾有数据显示,在 2020 年 2 月至 8 月期间,全球使用了 30 亿件个人防护装备,每日产生的废物高达 591 吨,其中占比最多的医疗废物便是手套。因此,在使用手套时,我们需严格遵循标准防护措施和接触防护措施。世卫组织《拯救患者:清洁双手指南》中介绍的手套金字塔,能帮助我们清晰判断何时该戴手套,何时无需使用。但无论如何,任何适宜的时机,手卫生操作都必不可少。

手套≠万能:使用不当暗藏风险

手套,在医疗、食品加工等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防护角色。然而,不少人却陷入“戴手套 = 绝对安全”的误区,殊不知,这种错误认知反而会带来潜在风险。

错误认知需警惕

一些人在戴手套后便忽视洗手,却不知手套可能存在微小破损,或者早已受到污染;还有人一副手套长时间使用,如此一来,交叉污染的风险便会大幅增加。

明确适用场景

在接触血液、体液的医疗操作时,在处理生肉、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手套能发挥重要的防护作用。但在非必要场景,如日常购物时,戴手套不仅可能产生“虚假安全感”,反而不如勤洗手来得有效。

遵循使用原则

戴手套前和脱手套后,都要用正确的方法彻底清洁双手;完成每项任务后,应及时更换手套,避免重复使用;脱卸手套时,要捏住外表面翻转脱下,防止接触污染面。唯有合理使用手套,才能让它真正成为守护健康的得力助手。

手卫生+合理用手套:双重守护健康无忧

无论是身着白衣的医护人员,还是普通大众,都应将这些要点铭记于心:手套永远无法替代洗手,它仅仅是洗手的补充;在日常防护中,流动水搭配肥皂洗手,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而在照顾病患、处理污物等特殊场合,则需科学使用手套。

值此世界手卫生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从点滴细节入手,认真践行洗手,理性使用手套,切断病菌传播的链条。一双健康洁净的手,不仅是保护自身健康的屏障,更是守护他人生命安全的起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