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与增城区人民政府在增城区初溪休闲公园广场联合举办增城区推进美丽城市建设项目投融资合作签约活动。
本次活动聚焦美丽城市建设,构建“政府搭台、金融赋能、企业运作”的三方协同机制,举行环南昆山一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增城项目、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美丽单元等两个项目的投融资签约仪式,签约项目获融资授信超6亿元,标志着增城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区政府及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州市增城支行和有关企业等单位、多家媒体共同见证签约仪式。
推动生态资源可量化、可交易、可增值
活动伊始,参会领导、嘉宾们参观了增城区美丽城市建设成果展厅。展厅通过图文展板、视频影像及沙盘模型等方式,全面展示了增城区在生态保护、城乡融合、绿色产业等领域的奋斗足迹和实践成果:增城紧抓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机遇,精心构建“两山一画廊、两环一门户”的规划格局,打造价值转换和新质生产力核心承载区。
增城区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增江入选全国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构建起“12613”现代化产业体系,近三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年均增速21.9%。该区打造“最美旅游公路”、“最美增江游”等优质项目,强化城乡风貌管控,勾勒出城乡一体、有颜有品的美丽画卷……这些成果充分彰显了增城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增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林怡辉在致辞中表示,增城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抓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广州东部中心等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支持作用,谋划一批美丽城市建设项目,涵盖水环境治理、绿美景观提升、乡村振兴等领域。此次签约是增城破解生态建设资金瓶颈的关键一步,以金融“活水”推动生态资源“可量化、可交易、可增值”,将聚力打造城乡融合的典型示范。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保森在致辞中指出,增城区作为广州东部生态屏障和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在美丽城市样板建设中肩负重任。本次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推动区域绿色发展、城乡融合与美丽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对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支持增城在生态保护修复、城乡环境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成为山水城相融、发展与保护相协调的美丽区县建设典范,为广州市乃至全国的美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深化政银企合作,打造美丽区县样板
活动现场,两大重点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政银企三方合作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其中,增城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项目,由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增城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打造。该项目聚焦北部正果镇、朱村街、派潭镇、中新镇、小楼镇等镇街的生态化发展,重点推进派潭高滩温泉康养、增江画廊生态文旅等片区建设,通过“生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和城乡融合示范带。
石滩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州市增城支行与广州增城现代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手打造。项目以耕地保护、生态修复为核心,推动农田集中连片整治、盘活低效建设用地、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力构建“丝苗米+荔枝+迟菜心”生态农业产业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两大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增城区在以绿色金融推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发展迈出重要步伐,将有效推动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续写增城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签约当天,参会人员还现场调研增江河增江段,实地考察增江流域生态治理成果。近年来,增城以“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实施增江水质提升、碧道建设、水生态修复等工程,打造了“鱼鸥翔集、人水和谐”的魅力河湖景观,增江不仅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更成为了生态教育的重要载体。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发展动员。增城区将以签约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加速推进美丽城市建设项目落地,在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产业发展、城乡环境提质等领域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努力打造山清水秀、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美丽区县样板,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增城力量。
南方+记者 郎慧
通讯员 穗环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