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走了,曾100多次踏上中国土地
据美国媒体29日报道,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
1972年2月21日,基辛格陪同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迎来标志性的重大时刻。基辛格曾表示,第一次访问中国后,他此后已有100多次踏上这片土地,“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01
从犹太难民到破冰使者
基辛格的童年时代是在德国巴伐利亚菲尔特镇度过的。海因茨·基辛格,这是他的父母起初给他起的希伯来文名字。
和镇子上的其他几千名犹太人一样,他们都本该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
在基辛格9岁那年,纳粹党掌权,他被禁止在德语学校学习,过去曾经有过来往的德国人也都跟他们一家断绝了关系。
“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纳粹的恶行几乎摧毁了他整个人。也因此,我的母亲决定为了孩子离开德国。”基辛格曾经在一次电视访谈中,这样回忆起一家人为了逃避纳粹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而移居美国纽约的过去,“这种离别的痛苦,对我有很深的影响,那些曾经给我带来安全感的东西,都有瓦解的可能。”
到美国之后,他改名为亨利·基辛格,开始了自己一边在纽约乔治·华盛顿高级中学上学,一边在剃须刷工厂打工的生活。
二战期间,美国向德国宣战后,基辛格应征入伍,在军队中他加入了美国国籍,从此成为美国德裔犹太人。
因为会说德语,基辛格被派往驻德美军的情报部门。在此期间,基辛格开始展露他的聪明才智。“他是个奇才,天生就具备一种在困境中找到出路的能力。”他在军中的一位好友曾经这样评价他。
1947年,24岁的基辛格回到美国,进入哈佛深造,主攻哲学和政治学,并在学校遇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威廉·艾略特——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哈佛大学政治系的泰斗级人物。
在校期间,基辛格就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不仅本科论文被送到美国政府高层参阅,博士论文更是奠定了他现实主义第一流学者的地位。
他的毕业论文《历史的意义》,据称有整整三百多页,洋洋大观,广受好评。有报道曾记述,导师看了基辛格这篇论文的前一百页,就已经情不自禁提笔批了“最优”。直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因为基辛格的论文篇幅过长,哈佛甚至还因此制定了“基辛格规则”,限定大学生撰写本科毕业论文的长度,不得超过基辛格论文长度的三分之一。
1951年,在导师艾略特的推荐下,基辛格开始担任“哈佛国际研讨会”的主持,借此机会,他得以结识一批西方年轻政治精英,并使自己成为连接西方精英的桥梁人物,同时也成为美国政府的重要智囊。
可以说,在哈佛的20年“磨炼”,为基辛格日后的“发迹”打下了坚实基础。
1969年,基辛格出任尼克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兼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正式开启了他主导美国外交的8年。
02
推动中美关系大门打开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是中国给予基辛格的亲切称呼。
基辛格在半个世纪前中美关系“破冰”阶段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事实上,对于当时刚刚担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来说,中国几乎完全是一个陌生的课题。他的人生经历是以欧洲为背景的,他的学术研究也几乎是欧洲指向的。变化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基辛格敏锐地意识到对华政策突破可能给新政府外交战略带来的巨大机遇。
当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也亟须摆脱在国际上的孤立状态,并抵御苏联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中美双方各有需求并有所交汇,这在客观上为中美关系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1971年7月1日,基辛格从华盛顿出发,开始了从东南亚至法国的访问。外界看来平淡无奇的行程,却让基辛格既紧张又兴奋。他将作为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特使秘密访华。基辛格此行有两个任务,一是商谈尼克松访华日期及准备工作;二是为尼克松访华进行预备性会谈。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基辛格的这次绝密行程被命名为“波罗行动”,意指此行像700年前的探险家马可·波罗造访遥远神秘的东方一样,充满了未知。与那位冒险家相比,美国人的最大挑战,或许并不是横亘于中美间遥远的地理距离,而是如何跨越那道经过二十多年相互对立、相互隔绝形成的巨大精神鸿沟。
周恩来会见基辛格。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周恩来会见基辛格。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基辛格一行在北京停留了48个小时,中美双方就两国关系正常化的一系列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不久后,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了关于基辛格访华的公告,并宣布了尼克松即将访华的消息。消息轰动了世界,也让中国人极为震惊,普通的中国人从此记住了“基辛格博士”这个人和称呼。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图片来源:CCTV国家记忆
秘密访华之后的半个世纪时间里,基辛格百次访华。他作为见证这段历史的“常青树”、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推动者,为中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今年7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基辛格。习近平对基辛格说,52年前,中美两国处在一个关键转折点,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和你本人以卓越的战略眼光,作出中美合作的正确抉择,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既造福了两国,也改变了世界。中国人重情讲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不会忘记你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10月24日,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在纽约举行年度颁奖晚宴,两国领导人向晚宴致贺信。晚宴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颁奖,表彰他为中美关系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
部分信息整合自新华社、澎湃新闻、凤凰新闻、环球人物等
【整合】南方+记者 冯颖妍 张茵
【剪辑】南方+记者 金镝
【策划】郑幼智 彭奕菲
【图片】新华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