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各地陆续交出年度答卷。位于博罗县东部的偏远乡村——公庄镇陂头神村,以57万元的村集体收入亮出了2024年经济发展答卷。
作为“百千万工程”重点提升村,近年来,陂头神村村集体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从2023年的43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57万元,并预计2025年将达到89万元。一连串亮眼数字的背后,是陂头神村产业振兴的成功探索。
和许多博罗东部片区的乡村一样,多年来,陂头神村缺乏项目和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科学规划,是陂头神村打出的第一套“拳法”。在公庄镇党委、镇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陂头神村多次召开基层会议,深入调研村情民意,因地制宜地制订出了一系列产业发展项目清单。这些项目不仅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风貌提质、人居环境整治等多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们都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旨在通过多元化的产业模式推动乡村振兴。
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陂头神村充分考虑了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了以农文旅融合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陂头神村成功打造了“古色”“红色”“绿色”的多色旅游路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提升了陂头神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陂头神村积极推动桔子市场升级改造、生态园设备增设及亮化提升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内容,提升了游客体验,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陂头神村在产业发展中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木制加工厂、龙眼休闲公园等项目,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为陂头神村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陂头神村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通过推广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环保产业模式,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这些年来,陂头神村的产业基础和乡村面貌都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离不开全民参与的实践。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陂头神村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成立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实行网格化包户责任清单制等措施,成功激发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形成了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陂头神村目前计划流转原公庄一中旧址建设游客中心、建设大沥编钟遗址公园等项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旅游产业链,加快辖区内农文旅融合发展速度。同时,还将对示范路进行延伸亮化,沿途开设农副产品特产店,提升旅游产品供给能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陂头神村的村集体收入将持续增长。
南方+记者 廖钰娴
通讯员/供图 公庄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