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24日,为加强特殊教育教研员队伍建设,强化新时代教研员岗位职责和使命担当,提升教研员育人、教研能力和水平,推动广东省特殊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山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广东省基础教育特殊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广东省李娜特殊教育名校长工作室、广东省李园林特殊教育名教师工作室、中山市芮露名教师工作室联合协办的2024年广东省特殊教育教研员能力提升岗位研修活动在中山市举行。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等单位10余名专家,以及广东省各市、县(区)级专(兼)职特殊教育教研员,以及第四届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特殊教育组获奖者等近200名学员参与此次研修活动。
会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特殊教育教研员何非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培训提升全省特殊教育教研员的专业素养,为广东特殊教育、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教研支撑。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葛新斌详细解析了融合教育的理念和政策实施。对于融合教育实施过程中面对的挑战,葛新斌提出“三步走”的应对方案,并呼吁教研员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点草去”的教育家精神,积极响应二十大提出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政策,以适宜教育为目标,通过普惠性发展推动特殊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何非
葛新斌
中山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主任,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卢超文从特殊儿童的故事引入,从社会效益、文明进步等方面,阐述了融合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跳出特教看特教,跳出特校发展特校”的理念,倡议加快营造融合的社会生态,既让社会看到特殊儿童,也让特殊儿童看到社会的关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沈光银从特殊教育教学成果的生成与凝练出发,指导特殊教育教研员如何在工作中挖掘、生成和凝练教学成果,让教研变得有趣有味有效。
卢超文
沈光银
此外,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特殊教育教研员刘艳、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教研员王颖、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特殊教育教研员林开仪、广州市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特殊教育教研员万莉莉,分别介绍了各地特殊教育的特色实践经验,让教研员更深入了解教研文化创新、随班就读评价体系的构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等内容。与会人员更到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香晖园小学、东区水云轩小学、东区特一长江幼儿园3所省随班就读示范校(园)进行参观交流,深入学习融合教育工作、融合课堂教学、融合资源开发的“中山经验”。
与会人员到学校参观交流
为期三天的研修活动,全省特殊教育教研员深入了解了特殊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直观感受到融合教育的可能与魅力,将以更饱满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开展特殊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带动各地特殊教育教师共同推动广东省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东教育杂志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