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科普研学渠道,创新开展核电公众沟通工作,3月27日,阳江核电正式启动“核能科普研学乡村讲解员培育计划”,对有意愿参加核能科普研学工作的29名周边村民开展系统性科普培训,助力东平打造一支“带乡音的科普研学轻骑兵”。
东平镇是阳江核电乡村振兴定点帮扶点。随着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阳江核电充分发挥自身工业旅游资源优势,助力地方文旅产业发展。2024年下半年,阳江核电联合东平镇人民政府举办阳东东平研学旅行推介会,对东平镇研学旅行线路及阳江核电“科普展厅—全范围模拟机—70米观景平台—南防波堤—平堤水库”的硬核科技研学旅行线路进行推介,并于推介会后承接了4批次近1000名学生研学旅行,获得学生好评。
为壮大科普研学讲解员队伍,经过前期公开招募,首批来自东平镇各村(渔、居)委会的29名村(渔、居)民加入到队伍中,涵盖村干部、村民、视频号博主、中小学生等群体。为达到最佳培训效果,阳江核电科普讲解团队对29名村民开展了核电发电原理、安全知识、生态核电理念等系统性科普培训,并进行实操讲解。
按照培育计划,阳江核电根据村民特点将本地文化与乡村发展故事融入科普研学讲解中,帮助其形成独具特色的讲解风格,用“乡音乡情”为公众提供生动讲解服务。同时,村民还可通过研学旅行带团讲解、协助活动举办等方式获得劳务报酬。“以前觉得核电很神秘,现在自己成了科普传播者,还能在家门口增收,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培训结束后村民谭爱仙感慨道。
阳江核电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队长蒋勇在采访中说,“村民既是核电发展的见证者,也是乡村振兴及‘百千万工程’的主力军。核能科普研学乡村讲解员培育计划通过将核电工业旅游与乡村人才培育结合,既壮大了科普宣传员队伍,又解决了研学旅行的人力需求,还为村民开辟了增收新渠道,可谓一举三得。”
后续,阳江核电还将持续深化“工业+乡村”资源整合,拓展研学旅行线路,开发“核电研学+农事体验”“核电课堂+海丝文化”等特色课程,让这支“带乡音的科普研学轻骑兵”为公众打开认知核电的新窗口,以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及“百千万工程”注入“核动力”。
南方+记者 黄林
通讯员 夏侯命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