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脏乱差”的角落到生境花园,从一片暗淡到草木苍苍,中山西环高速横栏北互通桥下空间迎来蝶变。
南方+记者8月14日获悉,保利长大下属中山西环高速通过探索桥下空间整治提升路径,“唤醒”横栏北互通桥下“犄角旮旯”,治理成惠民便民的“金角银边”。
横栏北互通桥下空间整治利用后样貌。
横栏北互通桥下空间整治利用后样貌。
据悉,横栏北互通主要匝道于今年3月通车,通车前后,该处围蔽设施被破坏、偷倒垃圾、弃土等现象时有发生,桥下空间“脏乱差”成为亟需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同时,因互通内原有村道、农路较多, 仅仅“一围了之”也将对周边花木场和居民通行造成影响。
横栏北互通桥下空间整治利用前样貌。
横栏北互通桥下空间整治利用前样貌。
西环高速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迎接深中通道开通,推进“9+2”(9条高速、2条国道)道路沿线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工作,及中山市交通运输局指引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的大背景下,西环高速以横栏北互通为试点,努力打造可指导后续桥下空间整治利用提升的首件样板。
横栏北互通位于“中国花木之乡”横栏镇境内,结合横栏镇产业特色,西环高速最终采用了种植花木复绿的方案,与横栏镇政府、村与社区沟通协调后,因地制宜种植了草皮、紫薇、樱花、含笑、罗汉松、秋风头、小叶子微、百日红、桃树、樟树等多种苗木。
西环高速采用了种植花木复绿的方案,因地制宜种植了草皮、紫薇、樱花、含笑、罗汉松、秋风头、小叶子微、百日红、桃树、樟树等多种苗木。
西环高速采用了种植花木复绿的方案,因地制宜种植了草皮、紫薇、樱花、含笑、罗汉松、秋风头、小叶子微、百日红、桃树、樟树等多种苗木。
经过数月生长,横栏北互通下方空间已被绿意浸润,不仅解决了桥下空间“脏乱差”、清理围蔽难的问题,提升了路域环境风貌形象,也间接带动了当地花木产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西环高速相关负责人表示,西环高速将继续加强与沿线镇街政府部门、村委社区的沟通协调,持续推动高速公路桥下空间整治提升,厚植“绿美交通”发展底色,扮靓“宜居中山”城市名片,助力“百千万工程”。
采写:南方+记者 陈少宏
通讯员:叶珀亨 程家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