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广东,鸽出兴宁① | 兴宁为何能成为广东最大的肉鸽集散地

作者 张柳青;何森垚;马吉池 2024-12-17 20:08

编者按:12月20日,广东兴宁鸽“12221”市场体系建设启动仪式暨广东肉鸽行业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将在兴宁市举行。兴宁鸽产业是兴宁市农业经济中产业基础力量较强、市场特征明显、发展潜力较大、农民增收较快的主导产业。在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新形势下,兴宁鸽如何进一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全国大市场,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大会召开之前,我们走进兴宁,探寻兴宁鸽产业发展的密码。


在广东宝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宁农牧”)的鸽产业一体化科技园里,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鸽舍里,活力十足的鸽子成双成对地栖息在划分有序的鸽笼内,“鸽”声不绝于耳。

宝宁农牧成立于2018年4月,6年时间迅速成长为行业内领先企业。如今,宝宁农牧被认定为“石岐鸽遗传资源保种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评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广东省现代化美丽牧场”“广东省肉鸽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以石岐鸽为核心种源,已建立了300个核心群家系,5000个扩繁群家系的育种基地,2022年经省农业农村厅评定为“鸽遗传资源保种场”。目前养殖基地种鸽存栏23万对,通过提纯复壮、纯种选育、选优去劣,确保种鸽品种优良化,保障肉鸽品质。

近年来,依托肉鸽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兴宁通过积极实施绿色高效优质种鸽养殖基地建设、延伸肉鸽加工产业链条、拓宽肉鸽品牌销售渠道等方式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培大育强兴宁鸽产业,初步形成“优质种鸽繁育、肉鸽规模养殖、产品生产加工、品牌销售”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兴宁通过积极引导优质种鸽繁育和养殖基地的建设,加速推进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高效养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肉鸽产量和产品质量。

截至2023年底,兴宁规模化现代化肉鸽养殖基地18家,预计2024年全市肉鸽年出栏量高达5750万羽,约占梅州市总量的70%,占全省总量的15%,约占全国总量9%,已经发展成为广东最大的肉鸽集散地。

目前兴宁市拥有1个肉鸽为主导产业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1个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1个省级肉鸽养殖加工专业镇、1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肉鸽产业示范村,2021年兴宁鸽被评为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全省首个肉鸽产业优势区),入选第七批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名单(肉鸽产业),是省级现代产业园及省级农业科技产业园(肉鸽产业)。

随着兴宁鸽产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逐渐整合,形成了一批全产业链企业。兴宁向上游布局育种、饲料等行业,向下游发展肉鸽屠宰、加工、C端产品销售,涵盖“研产供销服”各个环节,通过整合资源,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构建了“优质种鸽繁育、肉鸽规模养殖、产品生产加工、品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目前,兴宁已建成全省最大的肉鸽现代化屠宰生产线,拥有HACCP认证和供港资质,是广东省出口示范基地,肉鸽产业已成为兴宁市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

采写 南方+记者 张柳青

摄影 南方+记者 何森垚

海报 南方+记者 马吉池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