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德庆悦城镇以“农工文旅”四链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刘舜欣 2025-07-25 20:18

肇庆市德庆县悦城镇位于德庆县东部,地处西江中游北岸,以“农工文旅”四链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旅名镇。

在这座见证着龙母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圩镇,龙母诞等系列民俗早已成为西江一带文化交流与经济贸易的平台,每年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

“龙母故里·千年古镇”

塑造美丽圩镇悦城样板

坐落于悦城镇的龙母祖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母诞庙会活动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逢龙母诞期,大规模、多元化的民俗活动在龙母祖庙举行,吸引大批游客观光旅游,年均入庙游客达100余万人次,2024年,悦城镇龙母祖庙景区顺利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复评。

悦城镇风貌。 受访者 供图

悦城镇风貌。 受访者 供图

2024年,悦城镇以典型镇建设为契机,围绕“龙母故里·千年古镇”定位,打造以弘扬龙母文化为核心、明清风格为特色的“文旅名镇”,塑造美丽圩镇悦城样板,并建成体现龙母文化特色的美丽河道、圩镇客厅及示范主街等,提升龙母小镇文化氛围。

此外,建成东入口文化小观园、龙母广场等公共文体空间,以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公共空间文化活力。依托悦城龙母祖庙景区,打造了龙母膳粮、龙母花生糖等悦城龙母手信品牌。

此外,悦城镇成立了具有悦城特色的“龙母文化调解队”,推出“六多调解法”,协商共治化解基层矛盾纠纷,2024年至今,调解队深度参与全镇1500多件矛盾纠纷调解,参与率和成功率均超98%。

科学规划农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擦亮“龙母德庆·悦来悦旺”品牌

自典型镇村培育建设以来,悦城镇坚持以节促旅,举办龙母诞、龙母放生节等大型文化活动。此外,依托典型镇村培育契机,科学规划布局“东大门河滩地农文旅综合体项目”“罗洪农文旅示范区”等农文旅融合发展空间格局,擦亮“龙母德庆·悦来悦旺”品牌。

2024年,悦城镇中地、响水、洲林等三个典型村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新建公共设施、小菜园绿化景观等小微项目共122个,完成2212栋农房外立面改造,并在响水村小组打造了明清风格的“真石漆+平改坡”农房风貌改造示范样板。

悦城镇东大门河滩地农文旅综合体项目。 受访者 供图

悦城镇东大门河滩地农文旅综合体项目。 受访者 供图

汕湛高速悦城出口处的东入口广场,是悦城镇美丽乡镇入口通道的标志性节点,2024年建成后,悦城镇在此利用闲置河滩地因地制宜谋划了“悦城镇沿西江15公里产业带整体规划”龙头项目——东大门河滩地农文旅综合体,在省委政法委等帮扶力量下,引进东入口悦美太空舱民宿、悦野沙滩车,并建设洲林村西江堤围的沿江风情街,打造集吃住玩学研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

同时,打造以“祈福许愿”“趣享农耕”“古村拾遗”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推动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罗洪农文旅示范区建设;开展龙母祖庙景区提升工程,创建游客集散中心,完善游客服务设施;谋划建设精品酒店民宿,打造西江河鲜美食长廊,提升文旅服务质量。

特色产业集聚成势

绿色制造赋能乡村

绿色建材是西江畔的“工业脊梁”,悦城镇围绕绿色新型建材、高端建筑产业、能源产业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集聚成势”。

海螺绿色建材加工项目、中电建绿色建材加工项目即将建成投产,西江清洁能源LNG船舶加注站竣工验收并试运营,中海油LNG、奥新宇新型铸管、悦城通用码头、润耀绿色环保建材项目等一批项目正加快建设。

农业产业“陆、海、空”全域发展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悦城镇全镇有优质农田1.5万多亩,其中罗洪垌农田面积接近4000亩,是德庆县最大的单个连片农田。

近年来,悦城镇立足资源禀赋,推动农业产业“陆、海、空”全域发展,率先成立全县首家镇级农业托管服务中心,全镇实行农业托管服务种植面积2000多亩,丝苗米、花生、澳洲淡水小青龙虾及南药等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建起一批连片种植示范基地。

此外,成功引入龙母丝苗米产业园项目,目前,投资3800万元的广东仓满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粮食烘干加工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投入2400万元的稻谷烘干及加工建设项目落地动工,军岗生态蔬菜基地、翠塘夜香花种植示范基地已建成。

悦城镇响水村。 受访者 供图

悦城镇响水村。 受访者 供图

此外,由洲林村委会与响水村委会成立的强村公司——肇庆市三新西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既盘活了村内闲置小学地块,与东大门农文旅综合体一体打造,配套建设特色民宿,也盘活了塘村撂荒山林地,打造林下养鸡基地,推动养殖业和种植业绿色发展。

悦城镇是“广东省森林城镇”,持续推动森林质量和森林覆盖率“双提升”,发动干部群众有序开展“四旁”“五边”及“院内、墙下、街头”等植绿插绿,并在各村全面推广“一村一果园”做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下一步,德庆悦城镇将持续推动“农工文旅” 四链融合,在龙母文化的浸润中厚植文旅底蕴,在农文旅综合体的打造中拓展全域旅游版图,在绿色制造中夯实产业根基,在农业创新发展中激活乡村活力。

南方+记者 刘舜欣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