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十五运“跃”起汕头红

作者 影子 2025-07-16 09:28

比赛现场。 受访者供图

比赛现场。  受访者供图

潮风拂面,呼声四起。7月15日晚,随着哨声响起,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五人篮球女子组比赛在汕头潮汕体育馆、正大体育馆正式开赛。球场上,脚步声、运球声、呐喊声交织成一片,观众席上掌声雷动。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启幕,作为本届赛事的承办城市之一,汕头正以昂扬之姿、火热氛围迎接这场全国瞩目的体育盛典。7月15日至20日,五人篮球女子组比赛将在汕头潮汕体育馆热力开打,市民们现场感受年轻队员们奔跑、对抗、投篮、呐喊的热血时刻。

在汕头,体育不再是看客的赛事,而是全城共享的盛典。 

潮汕体育馆。 受访者供图

潮汕体育馆。  受访者供图

老馆新生

潮汕体育馆焕新出发

在汕头市金平区海滨路6号,一座造型简约大气、银灰色外立面的建筑静静伫立。这就是汕头潮汕体育馆,曾是八九十年代汕头人的体育记忆,如今在全面升级后再次焕发青春。馆内光洁的木地板在灯光映照下泛出温润光泽,3278个固定观众席整齐排列,声控系统、转播设备、空调通风系统一应俱全。2020年,为承接亚青会赛事,体育馆启动改造工程,2021年9月竣工,如今不仅能举办篮球、排球等各类比赛,也成为市民平日健身锻炼的热门去处。

市民和篮球迷们通过“潮运动”公众号实名预约,真切感受到十五运会的热烈氛围。

本次比赛为期6天,共有20支参赛队伍、314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齐聚鮀城,在这个盛夏为梦想而战,诠释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

“广东省的篮球运动氛围太好了!”B组广东队队长刘金丹是河北人,她笑着说,自己就是因为篮球而留在广东。“2013年打完全运会后就留在广东了,每年的联赛让我们这些喜欢篮球的人都能聚在一起玩,太有意思了!”

非遗展演燃爆全场。 受访者供图

非遗展演燃爆全场。  受访者供图

热血潮城

红色侨乡的全民动员

汕头是全国著名侨乡、国家经济特区,也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全市常住人口超550万,拥有长达385公里的海岸线。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称,自1860年开埠以来,始终是开放交流的前沿。

近年来,汕头以打造“全民健身模范城市”为目标,持续推进“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提升星湖体育公园、东海岸公园等重点设施。“汕马”“长跑迎春”“潮动全民健身日”等品牌活动深入人心。潮阳金灶杨梅节、南澳相思花节等体旅融合活动,也吸引众多市民与游客参与其中。

英歌舞者在街巷中挥汗训练,鼓声震天;少年冲浪手踏浪逐风,海天之间尽显青春英姿……体育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生活日常。 

文体旅融合

从一座馆到一座城的跃迁

“欢迎大家来汕头看英歌舞!女篮姐姐加油哦!”烈日下,英歌队的小队员庄恩琪挥舞着彩旗,稚气中满是热情。她和队友们身穿传统服饰,用铿锵有力的鼓点和热烈的舞步,为五人女篮赛打call,也为这座城市送上最地道的欢迎仪式。

文化,是汕头城市肌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潮剧的咿呀声、侨批的笔墨情、英歌舞的铿锵步,构成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如今,汕头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4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0人。867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升级,县镇级文化馆、图书馆达标率分别达94%、95%。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育人。汕头市政府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设立全国首个潮剧全日制本科班,28名潮剧青年进入中国戏曲最高学府深造,潮剧人才梯队建设全面起步。2024年,潮剧《辞郎洲》入选国家重点复排剧目,潮曲《烽火侨批》荣获全国优秀剧目奖项提名。

夜幕降临,小公园灯火辉映骑楼,英歌鼓声、咸水歌声、游客脚步声交织成夜色交响。开埠区已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南澳岛环岛公路也入选全国“最美自驾游线路”,成为自驾客的心头好。 

从潮头起势

跃动向海而行

这座城市的故事,也走出国门。2024年,潮阳区文光桃园英歌队登上人民大会堂舞台,在中非合作论坛开幕式上演出;2025年春节,西门英歌队赴德国、法国开展文化交流十余场;而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当地潮剧中心正在用“云教学”接续南粤声腔。

2024年巴黎奥运会,汕头选手谢思埸完美入水,勇夺跳水男子单人三米板金牌;麦汇聪、陈琳琳乘风破浪,征战帆船诺卡拉17级项目,双双闯入奥运排名榜。

这背后,是汕头坚持不懈推进青训体系建设与公共体育资源共享的结果。近年来,市内已有多批场馆提质升级,体育进校园、体教融合成为常态,群众与竞技双轨并进。

潮声阵阵,浪拍沙滩。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既是一次竞技的盛会,也是一场城市发展的跃迁。在这片红色侨乡的热土上,文化与体育交融,历史与未来并行。

记者了解到,到2035年,汕头全市文化设施规划用地将不少于242公顷;南澳岛将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更长远的目标,是打造一座文化有厚度、体育有激情、城市有温度的湾区新地标。

从潮汕体育馆的跳球声,到潮剧舞台的锣鼓响,再到英歌起舞、龙舟竞渡的群像图景,汕头这座跃动中的红色之城,正在用实际行动回应新时代体育强国、文化强国、旅游强国的召唤。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影子

【通讯员】郭烨

【本文责编】张蓓蕾

【频道编辑】李卓华 李拉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刘龙飞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编辑 李卓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