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茂名,热情似火,生机盎然。
8月25—29日,茂名市教育局直属学校2025年度新教师第一次集中学习培训开班,261名新教师怀揣育人梦想现场参与,132人通过线上同步参加,共同开启了他们职业生涯庄重而充满希望的“第一课”。
本次培训以“筑基工程”为核心定位,旨在通过为期5天的系统化、模块化课程,助力新教师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蝶变,为他们的专业成长奠定坚实基石。
使命召唤
一堂深入人心的“思政第一课”
培训伊始,茂名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卫兴便为新教师们带来了分量沉重、内涵丰富的“第一讲”。他以《心怀“国之大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题,娓娓道来,既似一位高瞻远瞩的领导者,更似一位语重心长的前辈。
茂名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卫兴作《心怀“国之大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题培训“第一讲”。
茂名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卫兴作《心怀“国之大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题培训“第一讲”。
茂名是人口大市、教育大市。目前,全市有中小学(幼儿园)3218所,有学生158万人,有教职工12.8万人。可以说,茂名教育体量宏大、体系完备,覆盖城乡、贯穿学段,构成了支撑地方发展的重要基石。
但林卫兴没有一味描绘教育工作的美好图景,而是坦露了茂名教育“大而不强”的家底,用一组组数据和案例,激发了在场每一位新教师的危机感与使命感。“破解困局、实现突破,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肩负着不可推卸的时代重任”——这句话重重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让大家意识到,手中的粉笔,书写的是个人的未来,更是茂名教育的明天。
直面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林卫兴为新教师的成长勾勒出了清晰的路径,提出了“七要”的殷切期望:要讲政治、要有目标、要勤学习、要有爱心、要有情怀、要有创新、要守底线。
七点期待,如同七块基石,共同构筑起一名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丰满形象。林卫兴从高州中学的从教经历谈起,分享初登讲台的忐忑与憧憬,瞬间拉近了与台下年轻心灵的距离。
会场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新教师们或凝神沉思,或奋笔疾书,将这份沉甸甸的期望刻入职业的初心。
抢占“新赛道”
一份向改革进军的“行动宣言”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起步之年。全国教育系统重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
今年高考命题呈现跨学科融合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鲜明特点,已表明以往依赖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套路化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新高考面前将逐渐失效,当前高考从“考知识”向“考思维、考能力、考素养”正进行革命性转变。
培训现场。
培训现场。
这不仅是对教育形势的判断,也是对在场所有新教师发出的行动号令。以茂名教育发展的轨迹为例,高考竞争力亟待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程度不高、教育理念未能跟上新课程改革步伐,全市高水平教育人才不足、教育数字化转型滞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茂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今年,茂名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7月份印发实施《茂名市中小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茂名市中小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茂名市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指导意见》《茂名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实施方案》,构建起“课程、课堂、教研、教师”四位一体的改革框架和建设“好课程”、打造“好课堂”、开展“好教研”、培育“好教师”为路径,最终实现培养“好学生” 的目标。
四份《指导意见》环环相扣。课程作为规划框架,课堂作为主阵地,教研作为支撑保障,共同构成了茂名教育提升质量的关键路径和核心环节。而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其素养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整个改革体系的效能与成败,是推动茂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培训班上为新教师们指明了清晰的职业路径:不能做传统的“教书匠”,而是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以学为中心课堂的构建者、深度教研的参与者。要让学生“动”起来,在“做中学、用中学、创造中学”,培养时代所需的高阶思维能力。
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新教师们实现自我价值、引领茂名教育蝶变的历史机遇。
系统赋能
一份精心设计的“成长路线图”
培训伊始便点燃了新教师们的理想“火种”,后续培训安排为其谋划了清晰的“成长路线图”。
茂名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陈木华在主持会议时介绍,培训坚持三个“导向”:一是“需求导向”,所有课程均基于新教师岗位调研结果设置,直击大家入职初期的困惑与难点;二是“实践导向”,无论是分学科研讨中的案例分析,还是班主任专题中的“世界咖啡”研讨,都强调“学了能用、用了有效”;三是“成长导向”,通过“集中培训+后续校本研修+名师工作室跟岗”的衔接设计,为教师打造从“站稳讲台”到“成为骨干”的可持续成长培养模式。
茂名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詹晴儿详细介绍了本次培训的课程体系。本次“筑基工程”培训内容涵盖了师德师风、教学科研、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体育美育及现场教学六大模块,设计科学系统。詹晴儿结合自己三十余年的从教经验,深情鼓励新教师们要“善于借鉴、敢于超越”,这不仅是一种方法指导,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颁发班主任聘书,他们成为本届新教师的“成长引路人”。
颁发班主任聘书,他们成为本届新教师的“成长引路人”。
一个颇具仪式感的环节是,现场为梁静云等五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颁发了聘书。这不仅仅是一纸聘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状。他们被明确为本届新教师的“成长引路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通过“传、帮、带”,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无私传递给新人,确保这支教育新军能快速、稳健成长。
青春回响
一次薪火相传的“新征程”
培训期间,为加速新教师融入茂名市直属教师大家庭,锻造团队凝聚力,开展以“‘师’放活力,‘团’结有趣”为主题的团建活动。
在名班主任工作室团队的带领下,教师们通过《拍拍操》等互动环节迅速破冰,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组名、组徽与口号,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全体人员还共同观看了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拓展教育国际视野,激发对教学本质的思考。
团建活动,让新教师快速融入茂名市直属教师大家庭。
团建活动,让新教师快速融入茂名市直属教师大家庭。
走出会场,新教师们的脸上少了些许刚来的懵懂,多了几分清晰的坚定。
茂名市教师发展中心停车场东边的墙上,“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一行标语引发新教师们驻足思考。
“林局长讲的‘家底’让我很受触动,”一位来自市直属初中组的新教师表示,“原来我们肩上扛着这么重的担子,但这更让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特别是他对课改的分析,让我明白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另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对“七要”要求印象深刻:“‘有情怀’和‘守底线’这两点让我思考了很久。教育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我们要用爱和规矩,守护好每一张纯净的白纸。”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场直属学校新教师培训,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出征的动员。相信这批新生力量,必将带着前辈的嘱托、时代的使命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在茂名教育这片热土上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为加快实现茂名教育高质量发展、谱写“五好教育”新篇章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撰文:叶洁 通讯员 何德猛 伍云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