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
比亚迪“西安号”滚装船首次靠泊深圳、首现内外贸汽车滚装船“双船”同时同港作业……8月29日,位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小漠国际物流港(后简称“小漠港”)一片繁忙:
比亚迪“西安号”滚装船首次靠泊深圳小漠港,装载3978辆新能源汽车,即将驶向欧洲;597辆新能源汽车通过安吉远海内贸船“安吉31号”运往上海。
此次协同作业模式,不仅全面验证小漠港汽车滚装作业服务能力,更是深汕“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将为深汕加快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提供强大助力。
“超级工厂”
50秒就能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与小漠国际物流港仅4公里之遥,且有专属疏港通道。此次作业的车辆均产自比亚迪深汕基地,通过“地跑”形式实现五分钟集港、扬帆出海,相比国内其他基地转运,每辆车运输成本降低约15%。
一方面,深汕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超级工厂。在这片崭新热土,50秒就能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二期东地块投产后,深汕将具备每小时140辆汽车的生产能力。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配套布局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厂,实现“零部件-整车-出口”全链条本地化。
坐拥深圳港首个汽车专用滚装码头小漠国际物流港,是深汕发展汽车产业的核心优势,也是比亚迪选择在深汕打造“超级工厂”的重要原因。
在比亚迪布局国内的各大生产基地中,深汕工业园是目前唯一实现厂港联动发展的基地。高效、便捷、通达的厂港联动服务圈为企业降成本、提效率,形成产、运、销汽车全产业生态链。
“超级港口”
先后有5艘比亚迪滚装船靠泊、装车出海
另一方面,深汕全力汽车内外贸超级港口。这个“金钥匙”造型的深水良港,正以厂港联动开启全球市场大门。截至目前,先后有5艘比亚迪自主滚装船靠泊小漠港,并装车发往海外:
2024年1月,“开拓者1号”,在小漠港首航,装载约4000辆新能源汽车直抵欧洲。
今年7月9日,比亚迪“深圳号”首次回家,随即搭载6800余辆新能源汽车远赴欧洲。此次运往欧洲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105辆是本地生产,标志着深汕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迎来首次出口。
7月18日,比亚迪“郑州号”靠泊小漠港并搭载1064辆新能源汽车首航东南亚。
8月8日,比亚迪“合肥号”首次靠泊小漠港,立即展开汽车滚装作业,1000余辆崭新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齐驶入船舱,即将经江苏太仓中转后发往新加坡、欧洲市场。
目前,小漠港已开通10条国际滚装航线,覆盖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地,成为国产汽车出口的重要渠道。今年,小漠国际物流港二期工程正式进入主体施工阶段。二期工程旨在对一期工程部分岸线进行功能调整,将现有多用途泊位调整为汽车滚装泊位,未来可满足2艘9200个车位汽车滚装船同时靠泊装卸作业需求,设计年通过能力75万辆,预计2027年底投产运营。届时,小漠港将具备100万辆汽车装卸能力。
南方+记者 陶清清
通讯员 叶群
摄影:肖柳宏 汕尾边检
视频:林咏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