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25年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质量月”现场观摩交流会在中建五局东莞长安镇新安社区农民公寓项目(下称“新安社区农民公寓项目”)举行。本次活动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单位协办,观摩活动将持续三天。来自全省住建系统、行业协会、建筑企业代表等约九百人到场参与现场观摩交流,共同探讨工程质量提升路径,观摩学习先进项目管理经验。
新安社区农民公寓项目作为此次观摩的主会场,为新时代“好房子”建造书写信和答卷。观摩现场以“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管理、好服务”的“五好标准”为核心,通过智能建造观摩区、新技术应用观摩区、精益建造观摩区、地下室观摩区、绿色建造观摩区、实体样板观摩区、党建观摩区七大展区,以经验分享、实地观摩、技术交流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现了“好房子”的建造实践。
智能建造观摩区主要聚焦项目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控与智能化作业,构建起全维度智能管控体系。例如,中建五局智慧建造平台实现进度、质量、安全的数字化管理,同时实时链接人员行为AI识别、人员定位、塔吊、爬架、智慧喷淋等物联网系统,达成“可感知、可预警、可追溯” 的动态管控。国产ueBIM 平台,实现项目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建筑机器人集群的应用也成为一大亮点,混凝土收面、墙面处理、ALC 板安装等地坪漆涂敷机器人的投入,显著提升了施工精度与作业效率。
新技术应用观摩区集中展示了联合研发成果与创新技术,兼顾安全保障与低碳理念。项目引入数智用电装置采用隔离与屏蔽漏电流技术,将市电转换为安全电,实现短路不起火、浸水不漏电、触电不伤人等28项安全用电功能。此外,ALC墙板管线一体化技术通过深化预埋管线及线盒,避免二次开槽,减少墙体碎料、粉尘等建筑垃圾;公寓配套的雨水回收系统,也进一步彰显项目的绿色低碳理念,助力打造“无废工地”。
在地下室观摩区,地下室铝模“早拆+拉片体系”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部分。项目创新采用地下室铝模装配式建造工艺,通过技术优化与体系升级,实现工程质量与施工效率的双重提升;外墙使用双止水片,避免了传统螺杆加固的孔洞渗漏隐患;拉片留存在混凝土内,避免产生拆模后的应力变形,在本项目的实际应用中,地下室外墙实现“零裂缝”质量目标。
精益建造观摩区则展现了项目在质量精细化管理上的细致入微。项目针对住宅质量痛点制定“不漏、不臭、不吵、不霉、不堵、不裂”六大保障措施,从源头把控质量。此外,从材料进场的“三检制度”(自检、互检、专检),到工序验收的“十大标准动作”,再到针对渗漏、开裂等住宅通病的“六大保障措施”,形成全周期质量管控闭环。
在绿色建造观摩区中,记者了解到项目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71.78%,室内污染物浓度降低20%。其中,屋顶光伏系统年发电量可满足公共区域30%以上用电需求;永临结合智慧灯具通过自动调节亮度使照明用电量减少50%以上;隔音涂料、保温凝胶、热反射涂料、中空百叶玻璃等新型节能建材全面应用。
实体样板观摩区则将工艺标准的可视化呈现,项目精心打造23项工艺样板,从 ALC 墙板安装到管线综合布置,均形成标准化施工“参照物”,为后续施工的质量统一性与规范性提供直接依据。
据项目负责人刘平介绍,响应今年5月1日起开始全行业落实的“好房子”标准,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居民需求,比如针对户型的方位设计开展专项研究,基本做到南北通透,采光达到饱和;考虑到新能源车使用需求,楼栋设计全部留了接口配备充电桩;项目团队还联动社区成立村民监督小组,全程参与设计、选材、验收等环节,确保项目建设更贴近村民实际需求。
作为广东省“质量月”主会场项目,新安农民公寓项目不仅是中建五局践行“好房子”建设的标杆之作,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民生工程提供了示范样本。目前项目整体进度已完成40%,预计2027年全面竣工交付,届时将惠及新安社区全体居民,成为新时代“好房子”的广东样板。
南方+记者 谢麦诗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