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公安:“登高神器+AI机器狗”筑牢现场防线
港珠澳大桥水域,无人巡逻船定点值守、机动巡航;赛道之上,“移动气象台”动态追踪风场变化;通关口岸,运动员“无感核验”秒速通行……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赛期间,珠海赛区集中亮相一批覆盖水上安防、地面执勤、气象保障、智慧通关的“黑科技”,以跨境协同、智能精准的保障模式,为这场跨越粤港澳三地的赛事筑牢“科技防护网”,彰显珠海大型赛事保障的创新实力与硬核底气。
水上安防:“人机协同”织密水域防控网
宁静的伶仃洋上,一批搭载雷达光电、高清摄像头与救生捕捞器的无人巡逻船,在港珠澳大桥与横琴大桥周边水域展开定点值守与机动巡航,成为水面上一道引人注目的“科技风景线”。
十五运会期间,珠海市公安局水上分局首次在大型赛事中规模化部署无人巡逻船,构建“有人船+无人船”协同防控体系。这批智能装备整合雷达光电、高清摄像、高音喊话及专用救生捕捞器等模块,在港珠澳大桥、横琴大桥周边敏感水域实现“定点值守+动态巡逻”的动静结合安防覆盖。
“传统水面勤务常受恶劣天气和复杂水文困扰,无人船的投入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珠海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情指中心主任李欣忆介绍,目前水上分局已联合海事、海警等部门,对赛事沿线水域开展全方位清理与实时防控。无人船与有人船的搭配不仅将巡逻效率提升,更大幅降低了民警在极端环境下的作业风险,有效杜绝侵扰赛事路线的行为发生。
地面执勤:“登高神器+AI机器狗”筑牢现场防线
在赛事地面保障现场,两款智能装备成为民警的“得力助手”。
警用多功能升降执勤台可灵活实现前后左右移动,最高升至3米高度,民警站上平台后,执勤警力站位、铁马摆放、运动员活动轨迹尽收眼底,能快速发现潜在隐患并即时调度处置,堪称“登高望远神器”。
AI电磁网捕巡防机器狗则凭借“智慧大脑”赋能安保工作。它可自主开展巡逻任务,通过AI技术对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一旦发现突发情况,相关信息会即时传输至赛事指挥部,显著提升公安机关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效率,为赛事现场增添一道“流动防线”。
气象保障:“移动气象台+全景平台”破解气象监测难题
放眼赛道,除了飞驰的自行车选手,还有一辆特殊的“移动气象台”正以四十公里的时速领跑——全国第一辆开上港珠澳大桥保障跨境赛事的气象车,将全程护航全运会公路自行车赛珠海赛段。
自行车赛对气象条件极为敏感,而横跨珠江口的港珠澳大桥因地处喇叭口地形,风力常比陆地更大,赛事期间也有阵风,大桥上的横风和侧风容易对自行车手产生影响。
为此,珠海气象局联合港澳气象部门联合构建高精度的气象监测网,激光测风雷达、气象应急车、全景式可视化平台等“黑科技”成为赛事“气象护航员”。
其中,气象应急车作为“移动气象台”首次实现“边行驶边观测”模式。应急车早于比赛队伍出发,提前采集赛道的气象观测数据,为天气预报预警提供参考,该车搭载最新车载自动站,可在移动中实时采集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更新频率由5分钟提高为1分钟。据珠海市气象局技术人员介绍,这一技术解决了传统固定气象站覆盖不足的问题,尤其能精准捕捉港珠澳大桥桥面突发阵风等局地天气特征。
全景式气象服务可视化平台则让数据“说话”更直观。珠海气象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这套系统,打通三地数据链路,集成自动站、雷达、卫星云图等多源数据,达成更新频次1分钟、数据延迟最低1分钟、赛段预报6分钟滚动更新的高效服务能力。
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虚拟场景,叠加风场流线、移动气象车轨迹等多维信息,平台让“一眼观全域、一屏知天况”成为现实。
聚焦户外高强度运动的专业需求,珠海气象技术团队运用模型和算法,将人体热平衡方程与自行车赛事场景特征结合,形成更贴合运动员实际体感的热应激风险评估指标,为运动员提供精细化热应激风险预警。
智慧通关:“无感核验”实现三地顺畅通行
在跨越三地的赛事中,选手们需要6次经过口岸,从画面中可以看到,选手们经过口岸时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实现“秒速核验”。
针对赛事跨港珠澳三地的特点,珠海市交通物联网有限公司打造的跨境无感通关系统,让运动员通关“无感又高效”。该系统融合北斗定位、射频识别(RFID)、AI算法等多项技术,覆盖赛前、赛中、赛后全流程。
“运动员只需正常通过口岸查验区域,系统就会自动完成身份核验,无需停车。”公司总经理吴武辉介绍,通关人员及车辆首先要在指定区域内完成人脸、指纹和RFID射频核验,确认身份。赛事进行时,通关信息和人员定位信息会实时传输到赛事指挥部,实现动态监控。赛事结束后,选手在指定区域完成身份核验,配合边检及海关部门进行核销工作。这一模式不仅大幅提升通关效率,更确保了跨三地赛事的安全有序推进。
从水域到地面,从气象到通关,珠海赛区以科技为纽带,破解了跨境赛事保障的诸多难题。这些“黑科技”的应用,不仅为全运会自行车赛筑牢安全高效的运行防线,更彰显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协同合作的强大活力。
采写:南方+记者 张紫微
摄影:南方+记者 钱文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