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放榜日,广东新视角教育(高考复读学校)数学教研室电话此起彼伏。丰文昌的手机屏幕亮起一串数字:“老师,95分!去年只有60!”——陈同学的信息像一枚信号弹,照亮了整个办公室。这并非孤例:在丰文昌带领的数学组努力下,这一年复读班人均数学提分30分以上,数学从令人望而生畏的“拦路虎”蝶变为增分“推进器”。
“知识树”精准排雷
从薄弱点到增长点的科学攻坚
面对普遍存在的“数学恐惧”,丰文昌团队第一步是精准“拆雷”。他们首创“知识树”填坑计划:每位新生入学即接受深度扫描,薄弱知识点被清晰标注在个人“知识树”上。组内教师轮流值守“基础攻坚站”,专攻函数图像混乱、立体几何空间感弱等顽固“病灶”。
“丰老师把函数图像'掰开揉碎’,用智慧教学课堂演示轨迹变化,抽象概念突然有了生命。”一位曾恐惧函数的学生感慨。组内教师协作开发的《基础模块百题斩》,将核心考点拆解为可独立练习的“积木”,让基础补漏高效扎实。
“思维导图”破题法
把解题逻辑炼成可复制的体操
在丰文昌看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他带领团队提炼出“解题思维导图法”:面对综合题,先引导学生定位核心考点,再分析条件间的逻辑网,最后搭建清晰的解题步骤框架。
课堂因此充满思维的律动:分析概率大题时,丰文昌常化身“侦探”,带学生层层拆解题目中的“隐藏线索”;立体几何难题则变成“空间建筑师”的沙盘推演。
数学组每周的集体备课,核心议题便是解剖经典母题,提炼可迁移的思维模型。陈同学对此深有体会:“以前拿到新题就慌。现在学会了‘搭骨架’,心里有底,手上有招。”
“双师课堂”强托举
在协同作战中打破成长天花板
丰文昌深谙,对抗群体性焦虑需要团队协同作战。他建立“双师课堂”模式:主讲教师精析思路,辅导教师同步在课堂巡诊,即时解决个体卡壳。课后,组内教师共享“高频错题库”,针对共性难点制作微课,精准推送给薄弱学生。
每周一次的“丰组教研会”雷打不动,从一道题的多种解法,到如何化解学生的考场焦虑,都成为集体智慧的燃料。教师李瑞琪说:“丰老师常说‘独行快,众行远’。整个组的智慧凝聚起来,才能稳稳托住每一个想突围的学生。”
当最终成绩揭晓,人均30+的提分成为对团队匠心的最佳注脚。在丰文昌办公室墙上,一幅数学组自绘的“登山图”格外醒目:不同颜色的线条代表学生,最终汇聚于高峰——“山高人为峰,功到自然成”。在分数跃升的背后,是广东新视角教育(高考复读学校)数学组以专业与热忱,为学生凿开的思维通途:数学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迷宫,而成为可被理解、可被征服、助力人生登顶的理性力量。
撰文:唐锦洪
海报:张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