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由越秀区委宣传部指导,越秀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曾小敏艺术空间联合主办的“红2025——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主题展”,在曾小敏艺术空间正式开幕。
展览以“红头巾”的故事为核心,通过沉浸式艺术呈现,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向观众传递跨越百年的“红头巾”精神力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纵深发展。
多维叙事:艺术与精神的共鸣
此次展览以“红”为视觉基调,将上世纪二十至六十年代远赴南洋做建筑水泥工谋生的女性劳动群体——“红头巾”的坚韧故事,凝练为兼具美学张力与思想深度的艺术展览。空间内,创排花絮影像、舞台剧照、服饰道具等实物展陈交织,再现了这群女性勤劳质朴、爱国爱家、自强不息、捱过苦难的集体肖像。
红,不仅是时代色彩,更是一种精神符号。展览通过解构粤剧舞台元素,将“红头巾”的苦难与希望转化为可感知的当代语言。观众既能看到道具、戏服上精致的细节,也能通过演出花絮与视频的影像,仿佛身临其境演出舞台,在虚实交错中完成与历史的对话。
作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曾小敏的代表作之一,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自2017年创排以来,已演出近百场,足迹遍布海内外十余座城市,获得多项荣誉,更于2024年7月登陆新加坡,获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的高度评价!
该剧是写给平凡劳动者、奋斗者的赞歌,剧中女性挑砖筑楼的身影,恰是岭南人“隐忍坚毅”“敢为天下先”的缩影。如今,这份精神正通过粤剧的深情演绎与多种艺术形态的跨界展示,持续引发海内外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展览现场,粤歌《红》的旋律循环流淌:“红,是把船票对折成母亲眼里的重逢……”这首衍生于粤剧的创新之作,以流行音乐语言重构了“红头巾”的乡愁与坚韧,成为传统艺术年轻化表达的范例。曾小敏表示:“我们希望在越秀这片广府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热土上,通过多元艺术形式,让‘红头巾’精神跨越代际,浸润百姓心田,成为激励未来的文化符号。”
位于越秀区的曾小敏艺术空间,不仅是粤剧艺术的展示窗口,更是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播与社区美育的鲜活载体。作为大湾区文化交流平台,空间曾多次举办粤港澳青年文化艺术体验活动,如“粤歌港湾青年谈”“秋粤茶会”等,通过多元艺术实践,深度参与越秀区“广府文化源地”的现代建构,让传统文化在当下生活中,持续焕发新生的认同力量。
据悉,“粤ART·Min现场”系列展览,将结合“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点,持续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更多精彩活动,敬请期待!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25年5月1日-6月1日
10:00-12:00 14:00-17:00
每逢周日、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曾小敏艺术空间
(广州市越秀区小马站15号)
展览主题:
红2025——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主题展
南方+记者 马艺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