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中,那么大

教育莞家 2025-05-24 15:30

它以东莞城市命名,在东正路上静静矗立——伴随城市成长,东莞中学已然是城市教育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它的外貌朴实,没有恢弘的校门,校园也不算广阔。初来乍到者,往往只当它是城市中一处寻常角落,贴上一个“小”的标签。

但,总有一些人会因为某个契机,真正走近莞中。

漫步其中,用心聆听属于它的故事,才情不自禁地感叹:原来,莞中那么大!

莞中那么大,是百年文脉里生长的治学之大。

从1902年东莞县学堂的书声初起,到1924年中共东莞第一个党支部在此诞生,这片土地始终涌动着教育救国、知识强国的热血。

穿梭于绿瓦楼间,拜访进士故居,驻足书院碑记前,在古朴的百年校园之中,让每个走进这里的人,都能触摸到岁月长河的温热脉动。

从莞中走向世界,容庚先生在青铜器铭文里破译文明密码,何镜堂院士用建筑语言描绘时代光华。在百余年时光中淬炼,“思考人生,追求真理,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这是历代传承的莞中精神。

这里的“大”是根脉深扎的笃定,是每个名字背后述说不尽的时代厚重。

莞中那么大,是师者情怀中孕育的教育之大。

4位全国优秀教师、7位正高级教师、3位省特级教师、16位南粤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还有大批省、市级工作室主持人,这里名师云集,堪称东莞教育界的“梦之队”。

更有众多教师,扎根讲台默默耕耘,虽无荣誉加身,却始终以热忱与坚守,他们是教学的中流砥柱。

课上,凭借深厚学识,把知识巧妙拆解,让学生轻松吸收,为其知识大厦奠定根基;课后,从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道错题入手,耐心辅导,助力学生突破学习瓶颈。

他们不仅着眼当下的成绩,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通过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让学生走出校园后,依然具备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这一切的背后,是因为他们共同坚守一个信念——“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这里的“大”是心怀学生的热忱,是用爱与责任汇聚而成的教育星河。

莞中那么大,是拓展边界后构建的视野之大。

坐落于东正路上,莞中校园看似精妙小巧,却善于借势发力,将育人的边界拓展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清晨,学生在人民公园研究植物生态;午后,在科技馆探索科学奥秘。学校与场馆深度合作,开发的趣味研学课程将知识与实践完美融合。

从博物馆到文化馆,从美术馆到展览馆,既有博士教师走出校外授课,亦有名家大咖来到校内畅谈,周边场馆都成为了莞中学子的“第二课堂”。

在这里,学习不再局限于一方教室,而是一场跨越空间的探索之旅。在家校社的互动中,也让师生与世界的链接更为紧密。

这里的“大”是打破校园与社会壁垒的勇气,是整合优质资源为学生成长助力的智慧。

莞中那么大,是在体系课程里成长的未来之大。

在这里,有全国中学生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的冠军队伍,有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的全国百强选手,也有全国信息学奥赛的众多获奖学子。

在这里,体育健儿在省中小学粤韵操展示中斩获最高荣誉,男女校队成员在市排球比赛中双双夺冠,新秀作者在全市校园文学大赛摘得当届高中组唯一的一等奖……

还有无数与他们一样,富有个性、努力拼搏,不断成就自我的莞中学子们。近三年来,他们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斩获佳绩,仅省级以上奖励就有1222项。

成长的背后,是品质课程的强力支撑。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1339”课程体系推出九大课程品牌,为每一个学子打造了多元发展的舞台。

数理思维助力逻辑构建,人文素养润泽心灵,信息学课程接轨前沿科技,学科融合让知识打破壁垒,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从科技创新到AI与机器人,再到航模与无线电测向,校本研发赋予课程独特魅力。

科技节上创意迸发,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博士讲坛传递科普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与探索精神。

从知识的获取到品格的塑造,从兴趣的培养到潜能的挖掘,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

这里的“大”,是巧制良方的因材施教,是助力学生迈向未来的远见卓识。

莞中那么大,是理念涵养的自由与信任之大。

每到饭点时分,总能看到莞中的同学们三三两两结对走出校门,走进东正路上的美食餐馆。那些弥漫着烟火气的小店,装满了无数莞中学子的青春回忆。

这份看似寻常的出校就餐,藏着学校对自主管理的信任——在选择美食、规划时间中,自我约束与自主能力悄然生长,诠释着“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

畅通的沟通渠道,同样彰显尊重。与校长面对面中坦诚交流,设置校长信箱、校园回音壁守护学子心声,书记、校长公开手机号码搭建沟通“高速路”。这时,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校园发展的参与者。

这里的“大”,是包容开放的广阔胸怀,是携手共进的矢志担当。

莞中那么大,是校友力量中凝聚的情谊之大。

6万多名历届校友,在不同时代、各个领域绽放光芒。

革命先驱蒋光鼐奋勇抗争,毛炳权院士深耕高分子化工,在科技界成绩斐然……从学界泰斗到行业先锋,从政界精英到艺体俊彦,从科研中坚到创业新锐,莞中校友犹如繁星散落于历史长河与各行各业,携手构筑了强大而耀眼的莞中“朋友圈”。

更动人的是,虽身处四方,他们对母校仍然满怀深情。

重回校园的他们带来前沿知识与宝贵经验,一头连着校园,一头接着广阔世界,让学弟学妹们借此真切触摸到世界的温度。

这里的“大”是跨越时空的深情厚谊,是各行各业校友力量的汇聚,更是共同推动母校与社会发展的磅礴动力。

莞中那么大,大在历史的厚度、师者的温度、世界的广度,更在每个生命被尊重的包容大度。

当你站在凤凰木下,看阳光透过树影斑驳成画,听教室里的讨论声交织成歌,便会懂得:真正的“大”,从不是物理空间的丈量,而是教育能让每个灵魂拥有飞翔的勇气与力量。

这个夏天,期待你带着梦想走进来,让莞中的故事,从此多一笔属于你的璀璨注脚。

撰文/制图:毛敏 王慧

图片:受访学校提供

编辑 冯文美
校对 蓝淑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