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大家学习
慕课《径寸之木 广州榄雕》
之《广州榄雕技法》
让我们跟随
广州榄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曾宪鹏老师
一同探索广州榄雕的五种技法:
浮雕、圆雕、镂空雕、线刻和文字微刻
第四章《广州榄雕技法》
01 浮雕
浮雕是在榄核的表面进行处理的雕刻工艺,将需要表现的内容通过刀具在榄核表面雕刻成起伏凹凸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凸起的部位是主体对象,后方凹进去的就是背景。因为这种雕刻需要凸起表现对象,所以必须将非表现对象进行去除,这样才能有效地表现创作的主题。
02 圆雕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将雕刻的形象全方位地展现于榄核之上,从多角度欣赏。雕刻时需要根据榄核的纹理布局全方位雕刻,确保连贯与和谐。主要以雕刻立体的人物为主,圆雕技法也展现了榄雕艺术的精湛与魅力。
03 镂空雕
镂空雕又称通雕,能呈现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从技艺上既有整体通透之美,又巧妙地在局部进行镂通的处理,保留了浮雕的原始韵味。创作时要先将外部的纹饰定型了,再精细地钻孔,最后以平凿的方式来修饰。镂空雕刻的作品比较丰富,比如小船、蟹笼、鸟笼等。
04 线刻
线刻则是在榄核的表面上轻轻地刻画,其艺术手法融合了书法、篆刻、绘画等,极具观赏价值。在创作的时候注重意韵,将书画融入其中,以刀代笔展现独特的意境,留白处理与细节的装饰需耐心细致。题材比较广泛,包括了历史人物、花鸟山水以及书画等,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05 文字微刻
文字微刻,一般分为阳刻与阴刻。阳刻就是让文字凸显于橄榄核的表面,跟浮雕类似。阴刻则是让文字的笔画凹陷于橄榄核之内,雕刻的时候为了保持边缘的整齐,字迹的清晰,都需要精心地修饰,去除多余的刀痕凸显笔意,整个创作过程需借助放大镜或者显微镜,以确保精细入微,呈现艺术之精髓。
广州榄核雕
简称榄雕(北方称之为核雕)
是中国三大榄雕流派之一
榄雕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逾千年
为更好地推动广州榄雕的非遗传承
促进其活态传承,越秀区文化馆打造了
线上课程《径寸之木 广州榄雕》
课程邀请广州榄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鸿,以及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榄雕高级工艺美术师曾宪鹏,从广州榄雕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工艺流程、创新设计等方面进行系统讲授与演示,重点聚焦于榄雕的核心工艺与技巧。
广州榄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鸿
广州榄雕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曾宪鹏
以上就是广州榄雕常见的技法
更多精彩的课程,我们下期见
转载说明:慕课《径寸之木 广州榄雕》由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原创制作,如需引用或转载课程内容,请务必注明来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