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街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回迁房奠基

广州白云发布 2025-05-08 15:31

5月7日上午,广州湾区新岸(罗冲围片区)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回迁房奠基仪式在原新穗巴士地块举行,这标志着新模式下的潭村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式转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

广州湾区新岸(罗冲围片区)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回迁房奠基。

先回迁、后动迁,幸福安居指日可待

本期回迁房共建1906套,紧随其后的二期回迁房共建2020套,两期回迁房建筑面积合计4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7亿元,预计2027年底开始交付。记者了解到,当天还举行了二期回迁地块永丰五金城牌坊拆卸仪式,实现一、二期安置区“一建一拆”。

石井街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

据悉,潭村回迁房对标商品房设计,配套社区服务中心和绿地空间,将集成智能家居,打造智慧社区,为村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智慧生活空间,实现科技赋能生活,全面提升居住品质。同时,社区内将建设邻里中心、文化中心、党群服务中心、颐康服务中心等,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和便利的生活服务;潭村广场、牌坊广场、醒狮广场等广场空间将承载传统民俗活动,展现潭村特色文化魅力;引入托儿所、幼儿园、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教育资源,充分保障周边教育需求,实现家门口上学。

祠堂选址上,将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在设计上充分尊重原貌和传统风格,并且在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期间,继续以祠堂为中心,组织举办各类传统节日活动,让祠堂继续成为凝聚村民情感与共识的地方,增强村民凝聚力和归属感。

新模式、严保障,项目工程稳步推进

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是《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出台后的首个项目,采取“依法征收、净地出让”的新模式。项目总改造范围约219公顷,改造后将释放产业空间约110万平方米,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约336亿元,承担着打造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标杆项目的重任。新模式下,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由政府主导,启动前便已落实改造资金、明确回迁安置时间和严格控制改造周期。

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回迁房效果图。

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总投资211.45亿元,是广州探索“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新模式的标杆。首开区的开工标志着三方面突破:政策方面,成功实践国家专项借款政策,获全国首批专项借款授信助力提速;民生保障方面,首期建设超1900套现代化回迁房,同步完善周边配套道路;推动片区升级方面,通过“居住+基建”双提升,为广州湾区新岸片区城市更新注入强劲动能。

据悉,为了积极稳妥推进改造工作,潭村城中村改造还成立了项目部,凝聚区、街道、企业和村社多方力量,通过明确工作界面、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资金管理等,形成政企协同、权责清晰、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全力保障回迁房如期交付。

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城深度融合

根据《白云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2025—2030年)》,潭村片区主要产业为现代都市消费产业、美丽健康产业、文旅创意和设计产业。

潭村位于时尚之都核心区,改造完成后将依托枢纽带动,协同“两城一都”重点平台,加强整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时尚服饰、皮具箱包、枢纽展贸环节发展高价值产业。基于枢纽圈层式开发模型,潭村片区将与广州白云站站体高端商务区错位协同,打造IOD产业导向模式下的时尚产业活力区和SOD服务导向模式下的时尚产城服务区,以地标导流带动高附加值产业圈层,以“人流转化→生态培育→总部集聚”的路径,激活片区活力、塑造时尚形象、构建产业生态。

同时,潭村片区将深入挖掘石井河自然要素及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集观光、休闲、文化、时尚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目的地,推动“时尚+”与商业、艺术、文化、旅游、非遗等跨界融合。另外,留用地的开发将引入高端时尚产业和商业项目,预计将为村集体带来稳定的租金收入和分成;基础设施和商业配套的完善有望提升区域整体价值,为当地带来更多就业机会,进一步为集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文 | 杨黛清

图 | 谭札烽

通讯员 | 石井街宣

编辑 | 方欢欣 梁巧红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