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国庆假期即将到来,端州环星湖民宿订单量同比普遍增长,迎来了入住高峰期。众多民宿纷纷推出丰富多元、高品质的沉浸式旅居体验。
作为肇庆首个5A级景区,星湖由中心湖、波海湖、东湖、红莲湖、青莲湖和里湖组成,因湖岩交错如星辰散布得名。每位来肇庆旅游的游客,大概率会选择在星湖边上落脚。
星湖景区。西江1号 摄
星湖景区。西江1号 摄
近年来,端州将美学思维应用于环星湖环境形态重塑,优化空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环星湖文旅高质量发展精品示范带,展现出绿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
多措并举下,端州实现了从“资源依赖”到“品牌引领”的华丽转变,带动游客和旅游收入大幅度增长。
“微改造”实现“推窗见景、出门入园”
星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端州大地。环星湖文旅带串联起端州自然风光核心景点——
岩前村,被誉为广东的“西街”和肇庆的“小鼓浪屿”,南、西两侧紧邻星湖,北与七星岩相连,因而得名“岩前”;
紫荆西堤,每当紫荆花盛开的季节,整个堤岸仿佛被粉色的云霞所笼罩,美不胜收;
石牌里则充满了浓郁的文艺气息,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艺术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这里汇聚了各种特色小店、咖啡馆和艺术工作室。
为了提升环星湖文旅带旅游品质和吸引力,端州采用了“微改造”的方式,对岩前社区等环星湖区域进行改造升级。
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保留社区的岭南建筑风貌,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同时,新增蓝花楹步道、观景平台等公共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通过“微改造”,环星湖文旅带实现了“推窗见景、出门入园”的15分钟生活圈。居民和游客可以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享受到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设施和便捷的生活服务。
这种改造方式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端州旅游业的发展。
2025年一季度,端州游客量达157.6万人次,同比增长30.2%,旅游收入增长30.9%,住宿、餐饮营业额分别增长1.4%和6%,高于当年社消零整体增速。
构建“景宿一体”文旅新格局
在环星湖文旅带,特色民宿更是一大亮点。岩前村、出头村与青莲村,如今成为端州民宿经济的黄金三角。
这里集聚的100多家特色民宿中,既有入选全国甲级旅游民宿的涟岸湖居客栈,也有跻身全国十大网红民宿品牌的天天惦记艺术院子。游客们可以在民宿中品尝到地道的端州美食,与民宿主人交流,了解当地的历史故事和民俗风情。这些精品民宿与5A级七星岩风景区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构建起“景宿一体”的文旅新格局。
听见花开民宿的庭院里,紫薇与绣球竞相绽放,绿植墙与石板小径相映成趣,将自然美学融入建筑空间——生态环境改善带来入住率显著提升,印证了“含绿量”与“含金量”的正相关关系。
在党群联动机制推动下,环星湖民宿集群形成了独特的共建模式。
岩前社区作为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通过发动民宿业主打造“美丽庭院”,将个体经营与整体规划有机结合,展现出绿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
这种“民宿兴村”的发展路径,既保留了七星岩畔的生态本底,又培育出具有持续造血功能的特色产业。
从空间布局看,端州民宿业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
以岩前为核心的环星湖集聚区,既保持各民宿的个性特色,又通过统一规划形成集群效应。这种布局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又最大化共享了基础设施与客源市场。在“美丽街巷”建设中,社区绿化与民宿景观有机衔接,使游客的体验从客房延伸到整个社区空间。
南方+记者 刘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