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以新大众文艺为笔,绘就 “百千万工程” 文化新图景

文明广东  2025-09-26 06:31

为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注入文化动能,在江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市文联联合市文明办近日组织召开“文明 Yeah(夜)集”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新一轮志愿服务的重点方向,同步启动了以“新大众文艺”为特色的服务行动。后续,江门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将陆续推出艺术培训、文化惠民演出及文艺播种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据悉,本次活动由江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联及各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主办,覆盖江门四市三区。活动以“文艺志愿服务 + 基层文明实践”为模式,围绕艺术课堂、节日演出和文艺播种三大板块,推动高品质、接地气的文艺服务深入基层,切实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艺术课堂“种文化”:汇聚资源送课下乡,让侨乡文化浸润人心

在工作会议上,全新惠民项目“新大众文艺”艺术提升课堂正式启动。江门文志协与10家艺术培训机构现场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该项目步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根据计划,今年9月至12月,双方将整合文艺志愿者与艺术机构资源,组建“新大众文艺”志愿服务小队,面向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社区农村,免费推出100节艺术提升课程。

“我们致力于让艺术资源触手可及,不仅普及音乐、舞蹈、书画、戏曲等基础技能,更推动侨乡文化焕发新活力。”江门市文志协主席曾小洁表示。课程将结合“文明(青年)夜校”,开设流行音乐弹唱、茅龙笔书法、粤曲演唱等兼具趣味与本土特色的内容,在提升市民艺术素养的同时,培育一批本土文艺骨干。

“强基工程”艺术示范课堂进基层活动在开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

“强基工程”艺术示范课堂进基层活动在开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

江门市文联强调,“新大众文艺”课堂旨在以新兴文艺形态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依托文明实践阵地输送高质量艺术资源,为热爱艺术的市民提供专业指导,全面提升群众审美水平。

节日惠民“暖人心”:深耕传统节日IP,让文化盛宴点亮生活

自2022年“兴侨都文化 育时代新风”项目启动以来,七夕、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已成为江门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依托“我们的节日”品牌,本土文艺家创作出一批展现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成果的主旋律作品,通过节日演出传递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2024年江门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走进百姓大舞台重阳奇妙夜文化活动。

2024年江门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走进百姓大舞台重阳奇妙夜文化活动。

例如,今年元宵文艺晚会设置表演、问答、灯谜及“走百病”巡游等环节,市民提灯同游,在温馨氛围中感受节日文化的深厚内涵。

元宵文艺晚会上的舞蹈《映灯舞韵》。

元宵文艺晚会上的舞蹈《映灯舞韵》。

未来,江门市文明办与市文联将继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多样艺术形式增强节目的精神内涵,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凝聚城市精神力量。

文艺轻骑“送春风”:全域覆盖激活乡村活力,让文化动能赋能发展

为进一步扩大文化服务覆盖面,江门组织文艺志愿者及团体成立“文艺轻骑兵”,深入乡村、社区和企业开展“与人民同行”文艺播种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

今年3月,鹤山市北湖广场举办的“村歌唱起来”演出中,《咏春雄风》《陈皮的故事》《百千万》等原创节目,生动展现了侨乡武术、产业故事及“百千万工程”带来的乡村新貌,将以艺术语言呈现的发展成果传递到百姓中间。

一首首江门原创歌曲结合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等元素,展示社会发展新风貌、唱出对美好生活新向往。

一首首江门原创歌曲结合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等元素,展示社会发展新风貌、唱出对美好生活新向往。

“文艺志愿服务不仅是演出,更是连接人心、凝聚力量的纽带。”江门市文明办表示,将继续推动优质资源向乡镇农村倾斜,开展送戏下乡、文艺集市等更多惠民活动,以文化动能助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

来源:文明广东

综合自文艺江门、文明江门

编辑 钟惠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