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家长如何给孩子赋能?教育专家来支招

东莞慧教育 2025-08-28 14:25

暑期临近尾声,为帮助家长在开学前后更好地担当孩子的心灵陪伴者,掌握科学育儿与亲子沟通方法,应对开学适应阶段的挑战,8月25日晚,东莞市教育局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刘良华,面向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家长开展了一场家庭教育线上直播讲座。

讲座中,刘良华围绕“学生返校心理调适”与“亲子关系建设”两大主题,为家长提供了系统、实用的指导,助力家长在开学季为孩子提供有效支持。

刘良华授课现场

开学季最重要的是缓解焦虑,调整心态

开学前后,学生常出现作业、学习和生活三方面的焦虑情绪。家长应理性看待,避免过度施压,并通过理解、支持和合理引导帮助孩子平稳过渡。

1.如何应对作业焦虑?

临近开学,许多孩子集中时间“赶”作业是常见现象,家长应予以理解。此时不宜频繁催促,更应避免使用如“都快开学了还在玩,作业都没完成!”“别人都在用功,你就知道打游戏!”这类指责性语言。即使孩子未能按时完成暑假作业,也不应让他们熬夜补做。熬夜不仅效果有限,还容易引发孩子的自我否定和对立情绪,反而削弱学习动力。

此时,家长更应当引导孩子平衡作息,既要认可孩子为完成作业所付出的努力,理解其压力,也要确保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只有休息充分、体能良好,孩子才能高效完成剩余任务,更好地适应开学后紧张的学习节奏。

2.如何疏导学习焦虑?

在面对紧张的学习任务时,孩子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正常现象,家长应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尤其在孩子成绩暂时不佳时,家长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将大目标或复杂任务拆解为若干小目标、分阶段完成,从易到难逐步推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能够在逐步达成目标的过程中积累成就感,进而增强学习信心——而这份信心,正是克服焦虑的重要力量。需警惕的是,若孩子长期缺乏学习成就感,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丧失前进动力。

此外,家长也应允许孩子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科,孩子往往能够将优势学科中建立的信心与方法,迁移至其他学科,从而带动整体学业的进步。同样重要的是,应鼓励孩子从小培养健康的业余爱好,尤其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支持他们将兴趣逐渐发展为特长。一个扎根于热爱之中的特长,不仅能够带来坚实的自信,也能成为缓解学习焦虑的有效支撑。拥有这样一份“心理缓冲”,孩子往往更能以积极、从容的态度面对学业挑战。

3.积极面对生活焦虑

暑假过后,生活环境的改变容易让孩子产生心慌意乱、身体不适等问题,这是开学综合征的正常表现,家长不必过于担心。此时,距离开学还有几天时间,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劳逸结合的生活习惯,提前适应校园的作息和学习状态,例如以校园的日常作息为目标,每天提早10分钟睡觉和早起,阶梯式调整作息,但必须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小学生需要10小时,初中生需要9小时,高中生需要8小时。家长还可以参考学校的日常作息,提前让孩子适应,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运动,通过运动激活孩子活力。如果孩子做不到,切忌对孩子进行打骂,需要采用温和而坚定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不良表现。

化解亲子冲突,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出现亲子冲突也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如何面对和化解亲子冲突。对此,刘良华为化解亲子冲突提供以下妙招:

1.掌握亲子冲突化解策略

亲子冲突通常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游戏与学业之间的平衡、情感需求与学习要求之间的张力以及自由空间与必要管束之间的摩擦。为化解此类冲突,家长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理性看待游戏与学业的关系。家长应摒弃“游戏必然有害学习”的观念,在重视学业规划的同时,也为孩子合理安排适当的游戏时间,使游戏成为学习之余有效的放松和调节方式。二是兼顾学业成绩与情感需求。学业成绩并非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家长需在关注学习的同时,充分给予孩子关爱与尊重,耐心倾听其真实想法,及时回应合理的情感需要。只有在情感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孩子才能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三是支持学业与爱好共同发展。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业余爱好,帮助其在爱好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这种正向体验往往能够迁移至学业领域,从而促进学习动力与整体进步。

2.建设优质的亲子关系

优质的亲子关系需要良好的教养方式来支撑,家长需要从“专制型”或“溺爱型”,转向“民主型”教养,既尊重孩子的意见,同时又明确规则边界,让孩子在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在多子女家庭,家长需要理性看待手足冲突,面对家庭中兄弟姐妹的矛盾,家长不轻易介入干预,可适当引导孩子自主沟通解决,培养其问题处理能力与包容心态,避免因过度干预引发新的亲子矛盾。

优质亲子关系的形成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坚持言传身教,家长需践行“非暴力沟通”,用平和语气与孩子交流,避免指责、打骂,通过自身言行传递尊重与理解,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3.掌握亲子沟通的技巧

亲子间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出现亲子冲突往往因为不善于沟通而引发。刘良华建议家长掌握亲子沟通三步法:第一步,友好交涉。通过讲述事实和感受,针对问题给出具体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让孩子清晰知晓问题所在,避免因评价、指责或抱怨引发亲子冲突。第二步,严正交涉。第一步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家长在陈述事实和表达感受的同时,明确指出行为的不当之处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同时采用适度的评价、指责和警告,让孩子重视问题,意识到行为的严重性,主动约束自身行为。第三步,积极暂停。当以上两种方法都行不通时,家长需要“积极暂停”,可以采用忽视、走开或者“上厕所”等示弱的方式,这样的“积极暂停”能有效避免亲子冲突进一步升级,能帮助双方平复情绪,为后续有效沟通创造条件。其实,情绪平复后,血浓于水的亲情又占领了家长和孩子的大脑,亲子冲突迎刃而解。

每一次开学

都是孩子人生中的一次小小启航

让我们学会用爱和智慧

赋予孩子独自远行的勇气和力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