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3日,江门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暨名城申报与创新发展大会上,多位国内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江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议题,从文化价值挖掘、传承路径创新、申报策略优化等多角度展开深入探讨,为江门提升文化竞争力贡献专业智慧。
“以申报促保护是城市重新认识自身、实现内涵升华的重要契机。”作为长期研究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学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中枢表示,历史文化名城体系本身是开放和动态的,鼓励更多城市通过深入挖掘与创新表达文化遗产,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侨乡是华侨的根之所在,心之所系,家乡建设是共同责任。”赵中枢建议,江门应充分发挥侨乡资源优势,将自然环境与文化传统有机结合,增强侨乡凝聚力和吸引力,使江门成为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枢纽,实现文化传播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
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方面,赵中枢指出,其标准具有通用性。每座城市都需在这些宏大叙事中找准自身定位,突出对地区、省域乃至国家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遗产与价值。对江门而言,近现代历史是其显著优势,红色文化、对外交流史等领域仍有较大挖掘空间。他建议江门进一步加强遗产价值的梳理与阐释,注重历史与当代生活的融合,让文化遗产真正服务于人民,成为市民认同感和幸福感的源泉。
赵中枢强调,名城申报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擦亮金名片”的过程——应通过系统保护与活化利用,持续彰显城市的文化魅力。他特别提到,相比于影视作品带来的短暂热度,城市真正魅力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延续与真实体验。江门应当在《狂飙》等文化现象之外,更专注于夯实本土文化根基,让历史文脉如流水般绵延不绝地融入现代生活。唯有如此,才能在过去与未来的对话中,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相关阅读
撰文:吴惠芳
摄像/剪辑:杨兴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