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从“帮手”到“能手”,东莞这场竞赛让温暖照护更专业

健康东莞 2025-08-14 11:19
03:29

东莞市医疗护理改革进行时

8月13日,历时两天的2025年东莞市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在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落下帷幕,60名选手经过激烈角逐,最终15人脱颖而出获得奖项。

这场由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联合举办的赛事,不仅检验了全市医疗照护队伍的专业水平,更是东莞作为经济总量超万亿、常住人口破千万的“双万城市”,提升医疗照护服务质量、守护市民“床边温度”的生动注脚。

赛场直击:技能与温度的较量

00:51

2025年东莞市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

8月12日清晨七点,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科教楼前已排起长队。参赛选手们手持证件有序入场,有人低声复诵操作流程,有人反复整理赛服,气氛紧张而有序。

本次竞赛覆盖范围广、竞技项目全,紧密贴合东莞市医疗护理员队伍建设要求。大赛分初赛、半决赛和决赛3个阶段,竞赛严格依据《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三级/高级工)和《医疗护理员培训大纲(试行)》,评比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技能比拼两个部分,重点考察选手在日常照护、生活照护、沟通交流、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的核心能力。

为确保公平公正和选手充分准备,组委会还安排了赛前培训,组织专家为选手和领队详细解读竞赛技术文件、规则要求及操作流程。同时,为激励人才,竞赛特别设置了“东莞市职工技术标兵”称号、“东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及专项奖金,充分彰显了东莞对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与关怀。

步入赛场,紧张而专业的氛围扑面而来。在模拟病房区域,选手们正全神贯注地进行操作考核:有人正小心翼翼地协助“模拟患者”进行轮椅转运,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平稳;有人在处理突发“紧急情况”,从判断到实施应急措施,流程规范、反应迅速;更有人在“心灵照护”环节,俯身轻声与扮演焦虑老人的志愿者沟通,眼神专注,言语温和,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细节。

考场上,评委们不仅观察操作的规范性,更留意着选手们与“患者”交流时的表情、语气和细微的肢体语言,严谨评判着“技术”与“温度”的融合度。

在为期一天半的紧张赛程中,来自53家医疗机构的60名选手同台竞技,全面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风貌,充分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的办赛目标。

破解千万人口城市的照护难题

这场高规格赛事背后,是东莞破解医疗照护短板的坚定决心。

“一人住院,全家忙得团团转”,道出了许多患者家庭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有效破解这一民生痛点,东莞自2019年便率先探索,着手打造专业的医疗护理员培训师资团队。

今年,东莞更是将“建立医疗护理员管理制度体系”列为五项“民生微改革”项目之一,深化探索系统性解决方案。 5月14日,《东莞市建立医疗护理员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方案》聚焦规范培训考核、日常制度管理、行业监管等6大方面,推出30余项具体改革举措,目标直指在2025年底前,于全省率先构建起医疗护理员管理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 切实为更多患者和家属免除“照护之忧”。

本次竞赛中,选手们在急救协作、心灵照护等高要求考核项目中的专业出色表现,正是东莞医疗护理员服务体系改革从“民生微改革”迈向“城市大温暖”的生动写照。

“竞赛不是终点,而是标准化建设的起点。”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东莞将通过竞赛选拔标杆人才,带动全市2000余名护理员参与分级培训。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东在致辞中勉励全体医疗护理员,要坚守守护生命尊严的初心,将培训与竞赛所得转化为有技术、有温度的照护服务,让专业与爱心照亮病房每个角落;要追求卓越,秉持终身学习理念,精进专业技能与人文关怀,赢得患者信赖与社会尊重;同时,呼吁各医疗机构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理解与支持,携手引领行业标准,共同擦亮东莞“专业守护”的健康名片。

撰文:蔡子航 欧雅琴

摄影/视频:邓浩

编辑 毛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