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公布!事关珠海高新区这3个文化街区

珠海高新区 2025-04-05 06:30

珠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工作

揭开新篇章!

近期

根据《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相关规定,

经珠海市人民政府批准,

珠海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公布

《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珠海市唐家、会同、淇澳、香洲埠、南屏、斗门旧街保护规划(2021—2035年)》。

这些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定位如何?

通过哪些措施

对这些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进行保护利用?

快随小高来了解

唐家历史文化街区定位为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城市中央公园和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现代美好社区。

核心保护范围具体包括

山房路中段、东段和大同路沿线

大同路与鹅岭之间的传统居住区

边山街沿线传统居住区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共乐园的保护范围

建设控制地带

北至乐园东路

西至华夏路

东至唐中路、龙岗街

南至马山山脚

唐家历史文化街区风貌

保护规划提到

保护唐家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和传统建筑界面

保护街区内的24处不可移动文物、16处历史建筑、传统街巷及历史环境要素

保护唐家湾茶果、药线灸疗、唐家麦记饼艺、唐家三庙神诞系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家湾茶果

唐家三庙

在产业业态引导方面

深入挖掘街区历史文化价值,加强保护文物、历史建筑、传统建筑。

开发特色商业街和共乐园城市公园的旅游价值,与城市功能布局调整相结合,使之从小规模、低端的商业市场形态向商业、文化、旅游等新功能复合发展的业态转变;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从而推动唐家历史文化街区的升级改造。

山房路重点发展特色商业、文化体验,调整沿街的祠堂等文物的用地功能,置入博览展示、文化创意等功能,对沿街传统建筑采用“文商旅”相结合的方式,引入文化旅游、休闲商业等业态,鼓励引入艺术家工作坊、艺术品精品店铺、轻餐饮、书吧等功能,提升街区活力,打造具有标识性的文化体验街区。

活化后的巨川唐公祠·香山悦书斋

大同路作为街区北部入口街道,有入口展示和集散功能。向北可衔接后环,重点发展复合型文化创意产业、SOHO办公,可引入文化创意工作室、艺术家工作坊、研学基地、书吧、咖啡厅等功能,形成文化创意主题街。

街区内的传统建筑及工厂房,可适当引入商业、旅游业态,以“微改造”模式保护和活化历史文化资源,适当植入民宿、休闲商业、旅游服务等功能,形成岭南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体验片区。

唐家古镇面貌焕然一新

会同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位为集合文化、生态旅游与传统村落体验,承载城市级文化大事件的文化社区。

核心保护范围由两个片区组成

会同旧村片区,东至赤花山角,西至会同街、包含村前水塘,南至村落建筑与水田交界处,北至村落边缘、包含村口单孔桥及周边入口片区

栖霞仙馆片区

建设控制地带包含会同历史文化街区的山水格局和历史要素

东至赤花山顶

西至栖霞仙馆西侧边界

南至会同历史文化街区与栖霞仙馆之间的道路

北至会同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北端

会同历史文化街区风貌

保护规划提到

保护会同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和传统建筑界面

保护街区内的6处不可移动文物、12处历史建筑、传统街巷及历史环境要素

保护具有唐家湾镇特色的唐家湾茶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产业业态引导方面

以街区内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在符合街区保护利用的前提下,深入挖掘街区历史文化价值,引进部分发展项目,提升村内空间品质和服务质量。

结合周边大学的建设,可在村内引入一系列活化改造项目,如特色餐饮、国学、手工艺术作坊等,以村内局部发展带动未来整体改造和发展。

会同艺术荟(资料图)

整体保存栖霞仙馆历史遗存的基础上,开发和强化其在文化休闲方面的潜力,营造具有岭南风情的风景园林景观。形成开放的、充满历史文化特色的、具有再生经营能力的高层次文化休闲场所,使其适应包括艺术沙龙、画廊、服装秀、婚礼、私人聚会在内的文化经营事业,促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机能,为区域的文化旅游发展做出贡献。

栖霞仙馆

建议复建养云山馆,以历史文化展示为主题,置入藏书和阅览等公共文化功能,将“秀山书室”和“片玉书斋”重新开放,建筑风貌与街区历史风貌协调。

淇澳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位为彰显海岛生态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配套低密度企业总部的高品质生活社区。

核心保护范围

位于白石街沿线一带,具体为沿白石街两侧南北各2—3进建筑,东至淇澳祖庙前广场,西至淇澳白石街抗英遗址广场。

建设控制地带包含白石街、鸡公山和淇澳旧村传统建筑主要分布片区

东南至淇澳大道

西至红树林路

北至五一路北侧第三排房屋

淇澳历史文化街区风貌

保护规划提到

保护淇澳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和传统建筑界面

保护街区内的5处不可移动文物、10处历史建筑、传统街巷及历史环境要素

保护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淇澳银虾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民俗活动

在产业业态引导方面

规划建议从核心保护范围以外的片区着手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项目,主要对象为位于核心保护范围周边的较为影响传统风貌的现代住宅建筑,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合理应用于建筑立面、构建等建筑设计中,通过“分散式”酒店的发展模式,逐渐扩展,通过商业改造实现整个街区风貌改善和保护。

同时,街区内应开展部分旧建筑的公共化利用,与“分散式”酒店的模式互补,逐点进行传统建筑的活化利用。可引入民宿、疗养社区、分散式酒店及各类餐饮业等,并通过艺术、建筑、装置等展示的媒介介入形成规模和影响力,以达到不可预计的改造机遇和空间效果,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未来,

随着保护规划全面实施,

唐家、会同、淇澳三大历史文化街区

将通过系统性保护与活化利用,

实现传统底蕴与现代功能的

有机融合。

这些文化地标不仅延续城市记忆,

更将成为推动

珠海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文化引擎。

来源:珠海高新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